近期,卢龙金融监管支局以“新机构、新作为、新建树、新形象”的“四新”工程为引领,以金融教育宣传周为载体,通过系列扎实举措,有效激活县域金融活力,在普及金融知识、保障群众财产安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构建县域金融安全生态提供了有力支撑。
赋能新机构,构建县域金融安全协同新体系。支局着力构建“监管引领+金融机构+行政机构”的协同治理新体系。通过统筹县域金融机构,明确差异化宣传定位:本地农商行深耕涉农金融安全,其他机构聚焦小微企业、城镇居民等领域,形成“一机构一特色”的宣传矩阵。同时,联动县政府办公室、县委网信办等部门,整合政策与资源,确保金融宣传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打破了部门壁垒,实现了县域金融安全教育全覆盖。
践行新作为,开创县域金融安全宣传新模式。支局探索“本土化、多元化、长效化”宣传新模式。线上利用政务新媒体和短视频平台推出方言科普短片;线下开展“金融知识赶大集”,设置流动宣传点。宣传内容紧密贴合本地实际,如展示涉农诈骗案例、设置本土化有奖问答等,让群众学到“用得上”的知识。此外,建立“季度主题宣传+月度监管回访”长效机制,推动金融教育从“一阵风”转变为“常态化”服务,切实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塑造新形象,打造县域金融服务亲民新风貌。支局创新搭建文化舞台,让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变身“表演者”,将金融知识融入小品、歌曲等文艺形式,用乡音乡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各机构设置咨询台,围绕涉农信贷等特色业务提供“面对面”答疑。此举使金融机构从“柜台后”走向“群众中”,塑造了“亲民化、专业化”的新形象,增强了群众的信任感和获得感。
实现新建树,筑牢县域金融安全生态新根基。本次活动显著提升了群众的防诈骗与维权意识。金融机构通过直接收集诉求,精准优化产品与服务,形成了“需求-服务”的良性循环。未来,支局将推出“金融教育宣传提升计划”,结合县域产业特色,开展专题活动,并定制差异化服务与风控指南。同时,探索建立以村干部为主的金融安全志愿者队伍,推动宣传网络深入基层末梢,持续筑牢县域金融安全生态的根基。(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