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试,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
9月28日,河北省中试服务联盟在石家庄成立,这标志着河北中试服务体系迈入协同发力、共创共赢新阶段。
这一举措的背后,是河北对中试产业发展现状与短板的深刻洞察。
“目前我省中试基地总体呈现广领域覆盖、多主体参与、环京津集聚的加速发展态势,但也存在支撑能力不强、服务效能不高、发展环境不优等问题,制约产业进一步升级。”河北省中试服务联盟理事会副秘书长庞增拴说。
中试产业的升级发展,离不开各环节的协同合作。
“发展要靠共享,不能自我循环、单打独斗。”庞增拴说,只有打破不同领域、行业、单位间的信息壁垒,促进中试服务资源充分共享、供需双方高效匹配,才能支撑全省中试服务和平台体系高质量发展。
突破信息壁垒,河北中试服务联盟应运而生。
联盟是由河北省科学院牵头,联合高校、院所、企业,以及服务中试基地(平台)的各类市场主体、专业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非法人性质协作组织。
“我们希望构建功能齐全、开放共享、供给有效的产业中试服务新机制,形成产业联动、优势互补、信息畅通的产业中试服务能力,打造河北省中试服务一张网,推动河北省中试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庞增拴表示。
未来,联盟将依托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围绕我省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建设符合河北省重点产业需求的中试基地(平台)。
此外,联盟将推动中试能力开放共享,促进中试设备更新升级,打造一站式全链条服务模式及增值服务资源共享共用,探索创制券、中试券、中试特派员(团)、中试传感器等中试服务路径创新做法,探索中试服务能力提升和跨区域服务路径模式,推动河北省中试基地(平台)建设和京津冀地区创新资源对接合作。
“对于我们这种中试服务平台的发展来说,联盟的成立非常有意义。”开滦集团化工新材料中试示范基地负责人李建华告诉记者,他们能更方便地接触和链接联盟内的各类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加速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
同时,他也期待通过联盟与其他成员单位进行技术交流,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提升中试平台在化工领域的品牌宣传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科技成果到河北进行中试熟化和产业化。
为强化联盟服务能力,会上,还揭牌成立了河北省中试公共服务中心。该中心通过调动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联合企业等创新力量推动科技成果和技术转化,为各地市设计和论证建立中试基地(平台)提供专业咨询、技术提升、标准制定、技术经纪人培训等综合服务。
“接下来,我们将依托‘联盟统筹协调、中心实体服务’的协同模式,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对内,促进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技术协作与设施共享,对外,联动驻冀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建立跨区域中试合作机制,促进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在河北高效聚集与融合。”庞增拴说。(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