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社会


文明快评|雨天行车,请带上文明和安全

近日,省内多地阴雨连绵,路面可能出现积水,很多行人小心翼翼绕过前行,可有的驾驶员无视积水,疾驰而过,溅得路人一身水。

雨天行车,首考驾驶者的公德之心。雨天出行,不管是行人还是车辆,都有诸多不便。很多情况下,高速行驶的车辆溅起的水花,不仅影响了路人,还能遮挡住后车整个挡风玻璃,容易引发追尾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将由溅水车辆负全责。

在很多人看来,机动车碾轧积水溅湿路人只是驾驶员的个人素质问题,对这种情况只能在道德层面予以谴责,殊不知,这种行为也是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四条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漫水路或者漫水桥时,应当停车察明水情,确认安全后,低速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雨天行车不仅要讲安全,更要带上文明出行。

减速慢行,是对行人最温暖的守护。驾驶员应增强安全和文明意识,减速慢行,既可照顾行人不被溅湿,也可为自身安全加码,防止误入积水深坑。一举两得的事,温暖了人心,减少了伤害,提升了舒适度。

有序通行,是对城市拥堵最有效的解决办法。雨天视野差,路面湿滑,随意变道、加塞很容易造成剐蹭碰撞等事故,为原本就通行缓慢的雨天路况添堵。如果每辆车遇到排队或缓慢行驶时,依次交替通行看似放弃了个人最优解,却实现了集体最高效。

慎用灯光,是对彼此最体贴的尊重。当雨幕笼罩天地,视觉变得模糊不清,车辆的灯光便成了特殊的语言。滥用远光灯,在雨雾中会形成一片炫目的光幕,不仅无法照亮自己的前路,更剥夺了他人视物的能力。

雨天行车文明,还体现在对特殊群体的关照上。遇到老人、孩子、孕妇或残疾人过马路时,驾驶员应多一些耐心等待;看到骑行者艰难前行时,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在校区、医院周边,自觉将车速降至最低。

文明行车,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以个体的付出托起文明的整体氛围。当恶劣天气来临时,这份文明更显弥足珍贵。(文/赵泽众)

图片由AI生成。河北日报记者 赵泽众制作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