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双滦区法院推进审执一体化建设破解执行难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付敬尧)今年以来,双滦区人民法院围绕“立审执一体化”工作主线,将执行力量有机嵌入诉讼全流程,通过诉前、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协同发力,构建起“预防-保障-落地-见效”衔接闭环,切实破解执行难,提升司法效能。

执行力量前置介入,夯实调解履约基础。打破“先审判、后执行”传统模式,在先行调解阶段即引入执行干警全程参与,通过“调解前评估+调解中指导+调解后把关”三步工作模式,着力提升调解协议的可执行性与可操作性。机制运行以来,先行调解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比例下降51%,自动履行率提升34%,有效节约司法资源。

图为双滦区法院干警执行现场。

双书联动强化引导,筑牢立审执衔接防线。推出《执行风险提示书》与《财产保全引导书》“双书联动”机制,细化“权利清单+操作指南+后果清单”,通过窗口推送、一对一解读、线上线下答疑等方式,实现“以保促调、以保促执”。

审执互商反向衔接,保障裁判有效执行。建立“审执互商+执行建议”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每周例会+疑难案件24小时专项研讨”形式,由审理法官牵头、执行干警逆向参与裁判文书设计,重点就判项明确性、行为履行标准、协助执行主体、财产处置流程等提出建议,增强裁判可执行性,减少执行异议与程序空转。

分级督促精准发力,促进主动履行义务。实行“判后约谈+分级执行督促”机制,由执行法官根据被执行人履行意愿和能力制定个性化履行方案,推动“被动执行”向“主动履约”转变。同步建立“履约台账”,每周跟踪进度,对按期履行者予以激励,对逾期者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机制实施以来,被执行人主动申报财产率提升11%,主动履行比达8%,平均执行周期缩短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