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理论视界丨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形式主义的本质与危害。形式主义的存在,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挤压了基层党员干部本可以用于抓落实、干实事、服务群众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要认清形式主义产生根源、表现形式和现实危害,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鲜明树立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积极主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坚持思想引领,把“力戒”融入日常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整治形式主义,首先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从思想源头抓起。要加强思想教育、党性教育和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政绩观,自觉清除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真正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为人民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形成强大的思想定力,让力戒形式主义成为一种日用而不觉的生活习惯与工作态度。

强化制度保障,将“整治”抓在经常

风气养成重在日常教化,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制度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是整治形式主义的重要保障。要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制定考核评价指标,更加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始终将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标尺。规范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避免权力滥用和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建立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坚持权责统一,做到权责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整治形式主义问题必须抓长、长抓,扭住不放。要通过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注重真抓实干,用“减负”服务基层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整治形式主义,是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纠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必然要求,是让广大干部轻装上阵的重要保障。要强化问题导向,坚持紧盯突出问题不放,抓小抓早、标本兼治,把广大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将更多精力放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充分释放基层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

杨博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