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刘海波、李蒙蒙)深秋时节,在丰宁满族自治县天桥镇潮河岸畔的下山嘴村与上方营村连片长茄种植基地里,满载长茄的货车接连驶离发往山东寿光、北京新发地等市场。

图为农民采摘大棚内种植的长茄。
作为天桥镇长茄种植的“先行者”,下山嘴村在2023年锚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方向,通过土地流转整合300亩土地,分三期建成1座高规格种植连体大棚与50座分体大棚。该村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统一采购40万株优质种苗、推广绿色种植技术,不仅实现每年5-10月稳定采收,带动全村100户农户每年可获每亩1000元的土地流转收益,还让80名本村及周边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工资达3200元。
2024年11月,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上方营村村两委前往山东寿光考察后,决定引进长茄种植产业。但在大棚建设、种苗培育、技术应用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邻望邻好”,下山嘴村主动伸出援手,以传经验、帮建设、带发展的方式,为上方营村长茄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在下山嘴村的全方位帮扶下,上方营村的长茄产业实现加速跑:流转26亩土地分两期建成12座高规格种植大棚,第一期投产11亩,今年亩产稳定在5000公斤以上,较传统种植模式产量提升70%,价格稳定在每公斤6元,直接带动4户农户参与种植,8名本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人均日薪达120元,村集体收入增加3.3万元。
上方营村党支部书记宋占江说,下山嘴村为上方营村提供全链条支持:在大棚建设阶段,派出专业团队为上方营村提供规划指导,确保大棚建设符合高规格种植标准;在种苗培育环节,分享优质种苗采购渠道与育苗技术,助力上方营村统一引进1.7万株优质种苗;种植过程中,定期派遣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推广绿色种植技术,保障长茄品质;销售端则主动共享市场资源,帮助上方营村拓展山东寿光、北京新发地等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如今,在下山嘴村的带动下,上方营村不仅实现了长茄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还计划明年把种植规模扩大至50亩,融入天桥镇“乡镇级长茄种植产业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