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承德县片石村:家风分享“接地气” 文明风尚“入人心”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兰秀静、赵可欣)多年以来,承德县孟家院乡片石村积极行动,定期组织开展“家风分享会”活动。

作为活动开展的核心载体,片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激活基层阵地效能,将“搭建优质家风分享平台”的目标落到实处。每次活动筹备阶段,实践站工作人员都会提前规划场地布局。同时,整理涵盖本地家风故事、传统美德典故的图文资料,准备好便于村民记录感悟的笔记本。

图为家风分享会现场。

多年来,村“两委”始终将其作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抓手,一场场“好婆婆”“好儿媳”“最美庭院”评选在全村开展。从村民自荐、邻里推荐到集体评议,每一个环节都公开透明,选出的先进典型不仅会获得荣誉证书,她们的故事还会被制作成宣传栏、拍成短视频,成为全村学习的榜样。

片石村“家风分享会”循着四季脉络、贴合村民生活,让家风故事常讲常新。春日里,伴着农耕序曲开展“春耕家风寄语”,村民们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家风期许融入农忙开篇;寒冬时,围绕“团圆故事分享”,大家围坐一堂,把家庭和睦、孝老爱亲的温情往事揉进岁末暖意。有村民捧着泛黄的老照片,娓娓道来祖辈坚守诚信、公平处事的往事;有年轻夫妻结合育儿日常,分享如何将“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家风融入孩子教育;还有村干部以政策为纽带,解读家风建设与乡村治理的深层关联。这种“定期举办、主题常新”的常态化模式,不仅让先进典型的精神力量持续传递——“好婆婆”帮邻带娃的善举、“最美庭院”主人带动环境整治的行动,都化作可学可做的榜样,更给了普通村民表达与成长的舞台,让大家从“听故事”变成“讲故事”,从“学榜样”变成“做榜样”。 

图为志愿服务队帮助村民打扫卫生。

分享会结束,村里便组建起“家风践行志愿者服务队”,20多名村民主动报名,带着扫帚、抹布、米面油,直奔村内独居老人家中。志愿者们一边帮老人打扫积灰的窗台、擦拭油腻的灶台、剪指甲、晾晒被褥一边陪老人唠家常,让“尊老敬老”的家风从口头走进生活,从感动化为行动。

如今,村里主动帮老人办事的村民多了,邻里间互相帮衬的氛围浓了,优良家风不仅成了村民口中的热词,更成了大家日常践行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