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马彦铭、李金航)渤海休渔期结束以来,海上渔船活动愈加频繁,通航环境复杂多变,防范商渔船碰撞成为海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重点。近日,为进一步防范化解商渔船碰撞风险,全力防范国庆中秋假期商渔船险情事故发生,唐山海事局聚焦科技应用和工作方法创新,以“智防+人防”双擎驱动,商渔船防碰撞再升级。
去年11月,唐山海事局推出锚地“电子围栏”系统,系统基于VHF(甚高频)、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以及语音提醒系统,对即将进入锚地水域的渔船自动发出语音告警,实现了渔船进入锚地语音提醒。在此基础上,唐山海事局再次精心打磨,升级研发商渔碰撞预警系统,构建“感知-分析-预警-干预”全链路闭环,在提醒效能上实现了功能突破。
该系统主要有两大亮点:
深度融合通信技术,安全提醒更高效。唐山海事局深化与电信部门合作,在商渔碰撞预警系统植入电话和短信云平台,成功实现电话短信点对点通知功能,摆脱以往仅依靠甚高频单一通信方式的局面。
全新三级预警模式,安全提醒更智能。商渔碰撞预警系统基于“智能感知算法”打造三级预警模式。对出海作业的渔船发送第一级短信预警,提醒注意海上作业的风险。当渔船进入锚地、航道等特定区域时,通过甚高频和短信两种方式进行第二级预警,告知锚地、航道禁止捕捞作业的法律法规和违法违规行为后果。当渔船与锚泊船存在碰撞风险时,通过甚高频和电话进行第三级预警,及时做好碰撞危险提醒。
9月以来,系统日均VHF提醒140余次,短信提醒90余次,电话提醒40余次,大幅提升渔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唐山海事局深化跨单位协作,联合辖区两个渔政部门建立渔船安全管理通报处置机制,成功搭建了海事发现、渔政处置的闭环管理模式。
提级通报问题信息。改变以往单一信息传递模式,建立主管部门负责人直通模式,实现渔船安全问题信息的高效流转与统筹协调。通过横向联动,强化部门协同,有效打通信息壁垒,推动属地政府切实履行治理责任,提升整体治理效能。
从严处置违规行为。海事部门依托远程监管与信息化手段,精准采集渔船违法违规证据,及时通报渔政部门。渔政部门依法对涉事渔船采取暂停作业警示教育措施,以经济利益为杠杆,倒逼渔船自觉遵守航行法规,切实破解“处置难、执行弱、成效低”顽疾。
该机制实施以来,辖区渔船违规行为明显减少,通航秩序持续向好,商渔船碰撞风险有效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