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赤城县20万千瓦风储一体化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图为并网发电仪式现场。河北日报记者王雪威摄

河北日报客户端9月29日讯(王雪威、杨宏声)今天上午,张家口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首个风电项目——赤城县20万千瓦风储一体化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对于推进区域生态保护及修复、促进绿色产业与生态保护融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工人正在巡检。河北日报记者王雪威摄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张家口赤城县,于2024年8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建设用地约1572亩,主要施工内容为安装29台6.7MW风电机组、1台5.7MW风电机组,装机容量200MW,以8回集电线路接入新建的220KV升压站,以1回220KV送出线路接入深能蚂蚁洼升压站。这30台大型风电机组在海拔1500米的山脊间同步启动、配套储能系统顺利投入调峰运行,这一关键节点的达成,标志着河北“风储”一体化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也为京津冀地区绿色能源保供与河北省“双碳”目标推进再添新动能。

图为工人正在巡检。河北日报记者王雪威摄

公司项目负责人李铁儒告诉笔者,项目横跨五条海拔介于1475米至1621米的山脊,道路泥泞崎岖,湍流风向不定,施工难度在张承地区很罕见。该公司以创新破局、以高效攻坚,在山区风电项目建设中探索出“赤城经验”。建设期间,项目团队直面赤城县-35℃极寒天气、山地地质复杂、有效施工窗口期短等多重挑战,创新研发“抗冻融混凝土专用配方”,通过精准添加抗裂纤维与低温专用外加剂,结合“分层振捣+智能温控养护”一体化工艺,实现单台风机基础24小时连续浇筑完成、7天强度达设计值90%的行业突破,相关技术方案已纳入河北省新能源项目施工参考手册。

在安全管理层面,他们构建“11项专项预案+31项管理制度”的综合防控体系,通过“每周专项巡检+新员工三级安全培训+季度防汛防火实战演练”筑牢安全防线,全程实现零安全事故、零环保投诉。针对山地塔筒吊装难题,创新引入无人机全景监测技术,构建“空中实时巡检+地面精准管控”的智能监管模式,为河北省山地新能源项目安全施工提供可复制经验。

此外,项目同步配套建设30兆瓦/60兆瓦时储能系统,通过“谷段储电、峰段放电”的智能调度机制,可提升区域电网调峰能力30%以上,有效化解风电出力波动性难题。经第三方机构测算,项目全投运后年发电量可达4.29亿千瓦时,按火电标杆煤耗计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9万吨。

“我们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调度系统,实现风机与储能设备的毫秒级协同响应,结合风功率预测技术,将项目绿电消纳率稳定提升至98%以上。”李铁儒表示,这种“风电+储能”的创新模式,已成为河北省高海拔、复杂气候区新能源规模化开发的“标准模板”,目前已有3个省内项目借鉴该技术路径。

赤城县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带,属河北省风能资源一类开发区。该项目的投运,不仅推动当地能源结构从“传统依赖”向“清洁主导”转型,更通过产业链带动效应激活区域经济,预计建设期间累计创造就业岗位800余个,带动周边5个乡镇的运输、建材等产业发展;后续运维阶段将持续提供120余个稳定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可达6万元以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