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在石家庄市新华区秋林书城,大思政·青年夜校迎来第六期传统文化讲谈活动。此次活动由秋林书城、纵览传媒与《杂文月刊》杂志社携手主办,河北省特级教师杜峦洲亲临现场,为青年夜校的学员们呈现一堂妙趣横生的对联文化课程。
图为杜峦洲讲解对联特征。崔国柱摄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样式,最大限度地展现了汉语的魅力……”杜峦洲介绍,对联起源于《诗经》《易经》等先秦古籍中的对偶诗文,孕育于汉赋骈文中“奇偶相配”的对句,经过宋元两代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走向鼎盛。
“春回大地兴万物,福满人间照千家。”结合优秀对联作品,杜峦洲列举了多种对联类型,既涵盖了春联、寿联、婚联等常见形式,又涉及流水对、工对、无情对等稀有类别。
图为听众记录课程笔记。崔国柱摄
对联究竟具备哪些特点?通过对比“烂漫红梅迎旭日,轻盈绿柳舞东风”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两副对联,杜峦洲讲解了对联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一致、句式相同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他还标注出对联每句的平仄分布,归纳总结出对联句内平仄相间、上下句平仄相对以及尾字仄起平收的规律,提醒大家在创作对联时,应保持内容相关且避免实词重复。
学员马女士表示,以前没有系统学过对联知识,一直认为上下联韵律对应十分复杂,经过杜老师的分析,领悟出很多道理。(孙智伟、王悟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