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文体


吴桥杂技节“回家”了!世界各地杂技艺术家相聚“东方杂技大赛场”

来自世界各地的杂技艺术家,相聚在“东方杂技大赛场”

吴桥杂技节“回家”了

9月28日晚,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梦·吴桥》演出在吴桥东方杂技城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 张昊摄

9月28日晚,新落成的吴桥东方杂技城流光溢彩,深情的乐曲缓缓流淌,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梦·吴桥》演出在这里精彩上演,这标志着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正式拉开帷幕,也是杂技节创办38年来主体活动首次真正落地“杂技之乡”吴桥。来自世界各地的杂技艺术家,相聚在“东方杂技大赛场”,为观众献上一场跨越山海的艺术盛宴。

激昂音乐中,一架白色气模飞机在舞台上空缓缓飞行,瞬间将全场观众带入杂技的奇幻梦境。

微电影《吴桥历程》《老照片》开启了寻梦之旅。节目《吴桥娃娃》率先登场,一座拱桥缓缓出现,杂技青年“小桥”走下拱桥,和数十名杂技少年共同演绎苦练杂技的场景。只见舞台上,身着白衣蓝裤的少年们在长凳上整齐地倒立,身手矫健。杂技小院“彭家班”传人手中的飞叉环绕周身,抛接精准,尽显功底,还有演员转碟、顶篮、雨伞滚球,各显神通。

须臾,《祥狮跃九州》热闹登场,10余只狮子憨态可掬,完成腾空、翻转、舒展等动作后,两名小演员又在狮头上完成高难度空翻换位,引得阵阵喝彩。而后,《九霄伞颂》《立绳》《中幡》等节目闪亮出场,花伞撑开浪漫,幡旗辗转腾挪,展现出矫健的身姿、强劲的力量。

艺通四海,桥连五洲。微电影《外籍学员》中,中外杂技艺人动情诉说:“我是小桥,一名吴桥的杂技演员,也是肩负着传承使命的外派杂技教师。”“你们也可以叫我吴桥宝宝,我4个月大就来到了吴桥,我爱吴桥,爱杂技艺术节”……真挚话语道出他们对杂技艺术的共同热爱。

站立、倒立、转体……《晃管》表演惊险刺激,演员在晃动的管道上稳如磐石,管道的剧烈晃动与演员纹丝不动的姿态形成强烈反差。《男子双人皮条》刚柔并济,演员借助悬挂的皮条,完成高空翻腾、支撑等动作,展现力与美的融合。《戏梦古今——空竹》国风浓浓,节目将抖空竹与戏曲脸谱巧妙结合,抡高、对扔等高难度动作赢得满堂彩。《女子大跳板》节目中,直体后空翻三周、直体后空翻站三节等极其高难度的翻腾动作,给观众带来强烈视觉震撼。

《集体造型》节目上演后,大屏幕上出现了沧州大运河、南川老街等画面,节目与之后的《船上造型》《空中吊环》等中外杂技节目一起,将运河和杂技文化有机融合,完美呈现“一船明月过沧州”的诗意景象。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吴桥是驰名中外的杂技之乡,杂技历史悠久,几乎村村有杂技艺人。“如今,吴桥终于盼来了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荣归故里。”《梦·吴桥》演出总导演李西宁说,“整场演出很有挑战性,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吴桥杂技节‘回家’了,所以我们围绕‘世界杂技之乡’——吴桥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通过‘寻梦之缘’‘逐梦之旅’‘筑梦之巅’等篇章,以杂技青年‘小桥’为主线人物,并以微电影完美衔接,展现吴桥杂技艺人学艺、田间地头表演场景,以及国际杂技界与吴桥杂技的深厚渊源等,全面展示吴桥深厚的杂技历史底蕴和时代风貌。”

“用一座城市不灭的热情等你,等你跨越山海,唤醒爱的潮汐……”不知不觉间演出步入尾声,伴随着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全体演员齐聚舞台,现场成为欢乐的海洋。“这场演出就像一幅美丽的画,节目精彩,灯光、舞蹈等元素也都很独特。”澳大利亚JS艺术制作公司总裁、本届杂技艺术节境外评委詹思敏·斯特拉佳说。

艺术交融,心心相通。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与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法国明日国际杂技节并称为“世界三大杂技赛场”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自1987年创办以来,已累计邀请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名中外嘉宾和杂技艺术家相聚河北,本届艺术节共吸引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个优秀节目参加比赛,还打造了一系列多样化的杂技互动游乐场景以及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营造沉浸式游乐体验,让杂技艺术从舞台走向生活,从剧场融入市井,重现吴桥杂技源于民间、兴于民间的优良传统。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这座“杂技之桥”,正联通中外,传递艺术之美。(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 史晓多 见习记者 崔玉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