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至25日,由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河北省体育局主办,唐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唐山市体育局、唐山市曹妃甸区人民政府、华北理工大学承办的2025年“民族团结杯”京津冀民族民间体育表演项目比赛在华北理工大学举办。来自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近300名各族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齐聚渤海之滨,共赴这场以体育为媒的民族团结盛会。
民族民间体育表演项目根植于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兼具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体育特征,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鲜明特色和亮点,已成为展现各地区各民族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项目将民族服饰、生活习俗与艺术表演、体育运动有机融合,既生动诠释民族文化内涵,又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充分体现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发展,具有较高观赏性与文化价值。
此次赛事共汇集13个参赛作品,涵盖京津冀三地民族民间多种体育形式,生动传递出各族儿女团结一心、共创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经过激烈角逐,北京市代表队的《腾跃和鸣》、石家庄市代表队的《中山铁杖》、邯郸市代表队的《英歌舞》、唐山市代表队的《影之乐》获得一等奖。
近年来,河北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体育事业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抓手,持续扩大群众参与度,搭建民族体育交流平台。本次“民族团结杯”赛事既是对三地民族民间体育发展成果的集中检阅,也是深化京津冀民族工作协同发展的具体实践。各族群众在技艺切磋中加深了解,在文化互鉴中增进认同,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