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张新军)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是“世界骨髓捐献者日”。9月20日,一场以“致敬希望英雄”为主题的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宣传活动在河北医科大学举行。
9月20日,以“致敬希望英雄”为主题的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宣传活动在河北医科大学举行。图为活动现场。省红十字会供图
“造血干细胞捐献,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文明和谐进步。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是红十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斌介绍,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卫生健康、财政等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各级红十字会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守人道初心,坚持改革创新,大力倡导自愿无偿、高尚利他的捐献理念,实现了中华骨髓库入库数据稳步增长和捐献服务水平持续提升,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造血干细胞捐献“中国模式”,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截至今年8月底,中华骨髓库入库数据已超过362万人份,累计实现捐献造血干细胞20935例,其中向国(境)外捐献413例。
河北省自2003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相关机制逐步完善,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捐献例数逐年递增,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入库志愿者达18.85万人,累计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872例,其中二次捐献26例、境外捐献20例。河北省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提升人道服务能力,凝聚更多人道力量,切实当好连接捐献者和患者的“生命桥梁”;进一步健全捐献褒扬激励机制,讲好捐献者的感人故事。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唐东昕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持续提升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专业队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协同合作,发挥自身行业优势,在医疗卫生相关领域,不断扩大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促进造血干细胞捐献和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9月20日,以“致敬希望英雄”为主题的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宣传活动在河北医科大学举行。图为活动现场。图为活动现场情景剧《生命的礼物》则讲述了“彩虹计划”公益活动的暖心故事。省红十字会供图
活动现场,播放了宣传片《速度·精度·温度》,全面介绍了“十四五”期间中华骨髓库凭借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实现精准扩容与高效服务的相关情况:宣传片《守护希望》从医生和患者的角度,展现了血液病患者的困境以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移植对于挽救生命的意义。情景剧《生命的礼物》则讲述了“彩虹计划”公益活动的暖心故事。“彩虹计划”自2016年由京津冀三地红十字会发起,至今已为近1.6万名血液病患儿实现了六一心愿。曾受益于该计划的血液病患儿楠楠与母亲来到现场,分享了他们与疾病抗争与获救后的康复历程,并见到了牵挂已久的“救命恩人”——当年给他们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单女士,双方互赠礼物,真挚情感动全场。同时,石家庄市广安大街小学小荷尖尖合唱团演唱的《生死不离》,更是用稚嫩而坚定的歌声,将生命希望与人间大爱的主题推向高潮,引发强烈共鸣。
在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科普环节,邯郸市曲周县红十字会郭智华给大家详细介绍了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捐献者体检、造血干细胞动员与采集等捐献流程以及现代捐献技术的安全便捷。其儿子杨啸作为全国第2008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则分享了他在母亲影响下加入中华骨髓库并成功捐献的经历,以消除公众对捐献的顾虑。
9月20日,以“致敬希望英雄”为主题的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宣传活动在河北医科大学举行。图为活动现场。省红十字会供图
活动中还讲述了“凡人英雄”张珊珊、孙胜南、陈涛、李旭、柳书梁等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故事。其中,柳书梁还坚持献血8.6万毫升,积极参与应急救援、登记器官捐献等活动。在现场,他与受捐者赵广有因爱相聚相拥,让大家见证了这段跨越山水的生命缘分。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奉献爱心、挽救生命、造福社会的崇高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积极参与。全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河北医科大学学生孟博伦带领志愿者发出倡议,呼吁18—45周岁健康人群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大力弘扬高尚利他精神,挽救更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