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社会


文明快评|以伟大抗战精神照亮青少年成长路

9月15日,这个平常而又特殊的日子,保定市小学生共同观看“众志成城”抗战思政大课。这不仅是保定一地的景象,更是全国各地校园的共同画面——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教育部等多部门精心筹备的这场特殊的思政大课,正以磅礴的精神力量叩击着亿万青少年的心弦。

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氛围。

站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节点,我们追溯中华民族从深重苦难走向辉煌复兴的艰辛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伟大抗战精神如何淬炼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不仅仅是一堂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是一次震撼心灵的奋发学习动员令,一份献给青少年学子的厚重“开学礼”。当历史的回响与当代青少年的心灵相遇,必将迸发出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强音。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迫切需要精心引导和培育。抗战精神恰如甘霖,为成长提供着宝贵的养分。

这堂思政大课清晰地回答了“为什么而学习”的价值之问——抗战时期,新安旅行团的小团员们一边行走万里宣传抗日,一边在烽火硝烟中坚持学习,用小小的身躯诠释了“抗战不忘读书,读书为了救国”的深刻内涵

这堂思政大课有力地破解了“如何面对困难”的成长之惑——在严冬下的林海雪原,杨靖宇将军率领抗日武装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这种在极端劣势下永不言弃的精神,为青少年提供了战胜挫折的心理力量。

这堂思政大课深刻阐释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认同之惑——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存亡牺牲小我的崇高选择,是对极端个人主义的最有力回应。

思政育人要如盐入水,这堂思政大课正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滋养。当看到地道战中的军民同心,以及百团大战的壮烈场面,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泪花。课后,他们在讨论交流中迸发的思考,在作文、绘画中表达的情感,都是这种“浸润”发生的生动证明。

这场精神对话,最终要落实到“强国有我”的实践转化上。抗战精神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奋进路上的火炬。

对当代青少年而言,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体现在将“小我”融入“大我”的人生选择中,体现在攻克学习难关的坚持不懈中,体现在面对竞争挑战的自信从容中。学校和社会应为青少年搭建实践平台,通过志愿服务、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活动,让青少年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从课堂到人生,从认知到实践,使抗战精神在新一代人身上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精神之火代代相传。

80年前,先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复兴的基石;80年后,抗战精神继续照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文/陈华)

图片由AI制作。河北日报记者陈华制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