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陈杰、闫方艳)金秋时节,在围场满族自治县张家湾乡巴头沟村的苹果产业园里,数十名村民分散在果树间忙碌采收,分拣、装筐、计数的流程衔接有序,一派丰收图景。

丰收果实挂满枝头。
巴头沟村的林果产业不仅串联起四季农事,更成为带动村民就近就业、稳定增收的“富民支柱”。目前,全村1.2万亩果树覆盖98%的农户,“户户有果园、人人有果树”成为常态;依托优质果品品质,“巴头沟果品”已成功打开市场,远销北京、天津等多地,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收入稳步提升。
近年来,张家湾乡始终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通过科学规划种植布局、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山上林果飘香、田间药材吐绿”的生态图景,逐步转化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现实效益。

图为村民正在进行采收。
在林果产业持续壮大的同时,张家湾乡又瞄准道地中药材产业,依托资源禀赋培育乡村振兴“新引擎”。走进宝元昌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连片的牛膝长势正旺,翠绿的枝叶舒展蔓延,在田间铺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毯。
凭借当地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张家湾乡精准筛选出牛膝、黄芪、党参等适应性强、市场认可度高的道地药材品种,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规模化种植。目前,全乡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已突破9000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