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绿色储能技术助力承德循环发展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马纪昆近年来,承德市深入开展绿色循环发展行动,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产方式节能降碳增效等工程,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技术突破赋能绿色发展

位于双滦区的新新钒钛生产基地,年产33000立方米的高纯钒电解液生产线正有序运转。这条2015年建成投产的生产线,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里程碑,更填补了河北省在钒电池关键材料领域的空白。 

IMG_57763342

图为新新钒钛生产车间。

“我们从钒电解液、质子膜到电堆模块实现了全产业链自主生产。”企业技术人员介绍。更令人振奋的是,该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用于制备质子传导膜的方法和质子传导膜”技术已获得专利,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钒电池作为大规模储能的重要技术路线,其寿命可达20年以上,且安全性高、容量可恢复,适合风光电场的储能需求。           

项目落地促进能源转型

在丰宁东梁风电场,一个3MW/12MWh全钒液流电池风储示范项目已稳定运行多年。作为河北省最大的钒电池储能项目,这个“电力银行”将风电场产生的绿色电力储存起来,在需要时稳定输出。运行数据显示,该储能系统有效平滑了风电输出波动,提高了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项目投运后,风电场弃风率明显下降。 

IMG_31361663

承德风电资源得天独厚。

这只是承德市绿色储能应用的一个缩影。从光储充一体示范项目,到风电场配套储能项目,承德市一步步踏响了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坚实足音。

循环发展行动成效显著

承德市深入开展的绿色循环发展行动已取得多方面成果。

在强化绿色技术供给方面,全市推进实施风光储氢等重点项目,研发应用全钒液流电池、光敏半导体制氢等一批关键技术。其中,承丰氢能全国首发光敏半导体制氢解决方案,实现新能源领域重大突破;河北睿索多源矿山固废特征识别及对水源涵养功能稳定性影响规律研究技术,为全国矿产资源产业集聚区提供固废跨产业综合利用综合解决方案。 

IMG_232913502

河北睿索固废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河北工业大学等院校合作实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在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方面,承德市累计备案降碳产品507万吨,实现交易额6486万元,居河北省首位。全市大力发展循环产业,打造食用菌、山杏、山楂等循环经济链条。

在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方面,承德市加强绿色产品供给,建设绿色生态交通,鼓励绿色出行,推动公共机构节能降耗。“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典型固废协同利用集成示范”等三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批低碳校园试点启动建设。中心城区新能源公交车比例由20%提高到87.6%;新建竣工绿色建筑面积占当年新建竣工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00%。26家企业成功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