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三千名青年齐声唱响《松花江上》,激昂的广场瞬间静了,悲怆的旋律漫开,观众或红了眼眶,或拭去泪痕,家国情怀此刻深深镌刻进每一个人的心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首烽火战歌,让人们重温抗战历史、感悟抗战精神。鲜为人知的是,歌曲作者张寒晖的歌曲集手稿就珍藏在河北博物院。作为馆藏一级文物,《张寒晖歌曲集》(手抄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血泪与抗争。近日,记者走近这件文物,听文物保管员和红色故事宣讲员,讲述它背后的故事。
血脉永续、薪火相传。从九三阅兵上的青年合唱,到河北博物院中的陈列;从张寒晖一笔一画的泣血手抄,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不可挡……《松花江上》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串联起过去与现在,奔向未来。纸页会泛黄,墨迹会褪色,但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将如松花江水般,永远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