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的“90后”新农人张宸,在家乡沧县经营起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享受了中央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政策;经过培训,玉田县玉田镇北白塔村村民何永春学会了直播带货,帮着乡亲卖农产品……近年来,国家和我省出台各项支持政策,不仅解决了新农人的就业创业问题,也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力量。
新农人是新型职业农民,拥有新思路,掌握新技术。他们中,有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还有“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新农人就业创业,不仅引入了先进技术和理念,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还能创造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周边农户。
张宸返乡后组建了沧州农机联盟,培养了1570名新农人,其团队和37个村达成合作,合作村平均年增收超7万元。今年年初,何永春通过发布短视频和线上直播,将20万公斤大白菜和5万公斤大葱销售一空,价格比以往提高了10%。
当然,就业创业路上免不了沟沟坎坎。没有资金怎么办,专业职称怎么评,培训如何开展……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关系着新农人干事创业的底气与信心。
让新农人坚定扎根乡村“沃土”,要加大对这一群体的关爱支持力度。
好政策能激活一池春水,让新农人更好地干事创业。这就要求各地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涉农与人才补贴补助政策,积极探索创业支持机制,给予资金等要素方面的保障。比如,保定市通过设立新农人创业基金,鼓励引导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创新创业。
为让优秀的新农人脱颖而出,我省十分重视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制度。当前,一些“田秀才”“乡创客”虽然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的实操能力,但在科研等方面存在短板。为破解这一瓶颈,近年来,石家庄市探索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对参评人员专业、论文、科研等不作硬性要求,特别看重带动产业发展、创新乡村治理、促进增收致富等方面的经验。
为满足新农人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新需求,我省还特别注重培训工作。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程。
各地在积极行动。秦皇岛组建了由三农专家、电商导师、内容制作团队构成的“智库型服务矩阵”,培育懂农业、爱农村、善传播的直播新农人。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依托乡村振兴产业学院,联合15个乡镇政府,开展农业技能培训与创业扶持。
培训让新农人提升了技能水平,为他们铺就了一条致富路。比如,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年培训5000余人次,涌现出新农人创业典型51个,带动众多村民致富增收。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需要更多敢为、敢闯、敢干、敢创新的新农人加入,为改变自身命运、改变家乡面貌而努力奋斗。(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