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社会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雨夜徒步5小时,蹚出“生命通道”

道路中断、通信失联,7月底的暴雨中,隆化县村医光红带领乡亲紧急转移临产孕妇

雨夜徒步5小时,蹚出“生命通道”

8月28日,光红(左)正在看望健康平安的张鸿燕母女。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摄

8月28日17时,隆化县韩家店乡阿虎沟村村医光红开车赶往9公里外的湾沟门乡大坝沟村,去看望一名刚满月的婴儿。家住大坝沟村的光红,4年前被派至阿虎沟村担任村医,从此奔波于两村之间,也把牵挂留在了两地。

在大坝沟村张鸿燕家卧室,一个眼睛圆溜溜的女婴正安静地张望着这个世界。一见光红进来,张鸿燕立刻抱起孩子,声音哽咽地说:“快让光姨抱抱,她可是咱们的救命恩人啊!”

婴儿像是感觉到了来人的不同,小手轻轻拂过光红略显粗糙的脸颊,嘴里发出咿咿呀呀声,一屋子人会心地笑了。就在一个月前,这个新生命与她的母亲,曾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

7月27日清晨,收到暴雨红色预警后,光红一早便赶到阿虎沟村卫生室。她在村卫生室门口准备好挡水的沙袋,又出门检查了几位失能老人的身体状况。其间,雨淅淅沥沥下了起来。

晚上回到家,她第一时间前去探望临近预产期的张鸿燕。“前两天产检一切正常,我们打算明天就去县医院待产。”张鸿燕的婆婆张海霞说。“有任何情况,随时叫我!”临走时,光红再三叮嘱。这时,暴雨如注,村庄已被雨幕笼罩。

“光红!光红!鸿燕肚子疼得厉害!”7月28日凌晨2时许,敲门声和呼叫声在雨夜格外急促。光红猛地从床上坐起,顾不上拿外套和雨伞,穿上衣服、背起急救箱就往张鸿燕家跑。

经过初步检查,光红判断张鸿燕即将临产,必须立即送医院。然而此时手机信号中断,更糟糕的是,通往隆化县城的两条道路因洪水断交。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孕妇的阵痛愈发剧烈。光红与闻讯赶来的村民李景伍等人紧急商议,最终决定翻山越岭,将孕妇送到20公里外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卫生院。

“我去喊人!”李景伍话音一落,转身钻入雨幕中。短短十几分钟,十几位村民赶来,大家用木棍和床垫扎成简易担架,将张鸿燕小心地抬上去。

凌晨4时,一支由14人组成的救援队开着三轮车冒雨出发了。然而仅前行2公里,就遇到了道路塌方,车辆无法继续前行。

“抬着走!”没有犹豫,在光红的带领下,大家立即轮班抬担架徒步前进。在途中的一座山梁,往日平整的水泥山路已被泥沙碎石覆盖,湿滑难行。抬担架的村民不得不弯腰弓背,一手撑地、一手扶担架,手脚并用往前走。

艰难翻越山梁时,光红突然感到右脚一阵刺痛。脱鞋一看,鲜血混着泥沙不断渗出。她简单包扎一下伤口,就快步跟上了队伍。

路上的困难,远比想象中更多。有的路段仅余30厘米宽,一侧是汹涌的洪水,大家手拉手结成人墙,护担架通过;有的道路完全被洪水淹没,他们便高举担架,深一脚浅一脚地蹚过去。

这条生死救援路上,险象环生,但暖流不断。路过一家小卖部时,店主看到这支特殊的队伍,拿出一双新雨鞋塞给光红:“鞋你先穿着,救命要紧!”

途中,一位村民主动开来皮卡车:“这段路还能走,快上车,省点力气!”

上午9时,历经5个小时艰难跋涉,这支队伍终于与凤山镇卫生院的急救车会合,张鸿燕被紧急转运至丰宁医院。直到办妥住院手续、等到张鸿燕丈夫赶来,光红才放心离开。

7月29日,张鸿燕顺利生下一名6斤多重女婴,母女平安。

回到村里,光红没有休息,转身又投入道路抢修、入户消杀等灾后工作中。“我是一名村医,更是一名党员,守护大家的安全,就是我的职责。”面对赞誉,光红的话语朴实而坚定。(河北日报记者 李建成 陈宝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