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社会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丨永清县第一中学教师马越:走进学生心里,做温暖引路人

永清县第一中学教师马越

走进学生心里,做温暖引路人

9月9日,马越(右二)在课间和学生们交流谈心。河北日报记者 王伟摄

9月8日8时30分,永清县第一中学的高一新生们在操场集合,迎接最后一天军训。教学楼里,马越把59个信封装进一个提篮,为开学第一课做着准备。

“每个信封里都有一封信、一支笔、两个棒棒糖。信是我的上一届毕业生写的,主要分享怎么适应高中生活。”作为语文老师,这是马越为班里59名新生送上的开学礼。

今年是马越从教的第28年。1997年7月,从县职教中心毕业的马越买回一套教学光盘,又找齐三年语文教材,整个暑假静下心来备课。两个月后,她扎起马尾,换上特地挑选的长裙,走上讲台,正式开启了教学生涯。

“选择做老师,我选对了。”马越笑说自己是“天选教书匠”。她喜欢琢磨、推敲怎么讲好知识点,也爱跟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如何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领略文化的魅力。

这些年,马越带的班,成绩在学校都是名列前茅。不过,在她看来,教育不光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生命的关怀。

2016年,赵丰成为马越的学生。高高大大的小伙子,个性叛逆、不爱学习,可马越观察发现,赵丰聪明机灵、重感情,便建议他担任班长。

“我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管一个班?”老师的想法让赵丰意想不到。

“一个男孩要成长为男子汉,就一定要有责任感。”马越说,“你已经具备了男子汉该有的素质,身体健壮、有领导力,但还差一点,就是没有责任感。咱们共同努力,把你这块儿补上。”

马越的话打动了赵丰。从那天起,他常到办公室,跟老师分析班级情况、同学需求,讨论协调班级活动,学习成绩也迅速跟上来。

“现在这个孩子在上军校。”马越高兴地说,“我们要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

马越在意学生,每个学生过生日时,她都会找家长要来些照片,配上想对学生说的话,制成幻灯片在全班播放,结合学生的特点,马越还会写一首藏头诗,再送份专属小礼物。

生日礼物多种多样,有时是一本书,告诉他要勇攀书山;有时是一把伞,告诉他风雨中老师如伞陪伴;有时是一个晴天娃娃,告诉他人生虽有风雨但终会放晴……

每到高考前,马越就会花一整天时间,用老家的大锅大灶给全班学生蒸两锅五颜六色的小面鱼,祝福大家鲤跃龙门。

除此之外,每个学生还会收到一封马越的亲笔信,里面写着她的考前寄语,也是一对一心理辅导。

一封信2000多字,一个班60来个学生,每当任教高三班,马越都要备好一大摞信纸、四五盒笔芯,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完成这些信。至今,她已经写了100多万字。

学生们喜欢叫马越“马马”,因为她姓马,又像妈妈。

为了方便和家长交流,马越给每个学生都建了一个家庭群,她会在群里发孩子的学习动态,晚上和家长交流孩子近期的表现。

逢年过节,马越的往届学生都会回来看她。今年春节,家里的小客厅里,来来往往三四十人。

临近采访结束时,记者从提篮里随机拿出一个信封。

“学弟学妹们,在看重分数的当下,‘马马’依然看重你们的笑容。她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如何做一个有温度的人。那些她买的零食会吃完,但她给予的温暖会在心里生根发芽,成为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这是今年高中毕业的刘子轩9月5日写给学弟学妹们的信。

兼顾成绩与成长、知识与生活,让成长成为一场学会担当、学会爱的旅程,始终是人们对教育美好的期待。马越盼着学生们都能有一个明媚的人生。

“我希望学生在被爱护中感知善意,成为自信、温暖的人,从容地走好人生路。”马越说。(河北日报记者 孙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