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翟润泽)近年来,承德县朝梁子村锚定“四抓四强一创”工作目标,在实践中蹚出特色路径,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绿色小康村”等30余项中央、省、市级荣誉。
朝梁子村始终将党组织建设作为治理的“根”与“魂”,以班子强带动队伍强、治理强。建立“周例会+月支委”工作机制,每周召开工作例会部署推进具体任务,每月召开支委会专题研究党建与治理融合举措,形成“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治理闭环。
结合村情实际,制定红色旅游新农村发展规划,将治理目标与村庄长远发展结合,让“红色资源”转化为“治理优势”,引导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农村治理,“钱袋子”是关键。该村锚定新型农业产业,以产业治理破解“增收难”问题,同时依托“顾大局、讲奉献”的文明乡风,为产业发展扫清障碍。主动对接市场引进总投资5300万元的“南果北种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计划流转村部东西两侧30亩土地建设10栋标准温室大棚,创新采用“南果北种+时间差”模式实现“分时分季采摘”。
在村集体统一规划下,村民配合建设千亩果园基地,栽植果树4万余棵;村集体自筹资金修建2.5公里环山公路,解决果品运输难题。如今,杏树、苹果树等每年为村民带来稳定收入。
打破“干部干、群众看”的困境,以村规民约为抓手,构建“党员引领、家风赋能、民风助力”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多元共治落地见效。设立党员先锋岗8个、划分治理责任区4片,党员主动认领任务,同时落实党员“1+10”联系户制度,每月走访收集群众“微心愿”“小困难”,结合“3+X”板城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逐项解决诉求,实现服务精准化。今年以来,党员累计化解邻里纠纷7起,带动村民参与村庄建设300余人次。
将“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男女平等”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以优良家风凝聚治理合力。100余名妇女自发组建“女子互助会”,在产业规划中出谋划策,在邻里矛盾调解时积极作为,还承担起政策解读宣传工作。
以“移风易俗、文化润心”为核心,推动治理从“管”向“善”转变。在村红白理事会带领下,村民积极响应“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杜绝高额彩礼、低俗婚闹等陋习。把每月28日固定为“妇女活动日”,组织趣味运动、广场舞比赛、红歌合唱等活动。
将民生实事作为治理的“试金石”,既抓基础设施“硬提升”,也抓精神文化“软保障”。近年来,硬化巷道6500平方米,解决“雨天泥泞、晴天扬尘”问题;建设“小三园”1500平方米,让村民享受“家门口的绿意”;新建污水处理站1处,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聚焦治理队伍“后继有人”,重点储备大专学历以上后备干部3名,由村“两委”班子成员“一对一”帮带培养,从政策解读、矛盾调解、产业规划等实操层面手把手教方法。召开在外能人座谈会10余场,邀请本村在外企业家、技术人才“回乡建言”,鼓励他们推介村庄优势。目前已吸引2批次30多名外地客商考察,3人表达创业或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