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午,石家庄市藁城区廉州镇中心社区的“幸福大院”助老食堂里,老人们正在用餐。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
8月26日,临近晌午,石家庄市藁城区廉州镇中心社区的“幸福大院”渐渐热闹起来。明亮洁净的助老食堂里,餐台上陆续摆出十多个热气腾腾的菜品,土豆红烧肉炖得软糯,冬瓜丸子汤香气四溢,西红柿炒蛋色泽诱人……不一会儿,老人们说说笑笑地走进来,熟练地拿起餐盘,挑选自己喜爱的饭菜。
“家里就俺们老两口,以前一做饭就发愁。现在可好,出家门走几步路,就能吃上现成的热乎饭!”65岁的王苏田一边说着,一边利落地盛了一勺西红柿炒蛋,又端上一碗绿豆汤。
“王姐,这边坐!”几位老姐妹热情招呼着她。大家围坐一桌,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家长里短,餐厅里洋溢着温馨融洽的气氛。
廉州镇是藁城区的人口大镇,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到15%。随着老龄化加剧,老人的“吃饭难”成了问题。
2024年初,藁城区民政局整合资源,将一处闲置房屋改建成“幸福大院”,并打造了助老食堂。“我们采取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出一点的模式,把食堂办起来,让老人得实惠。”石家庄市藁城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史彦伟介绍,他们还引入专业餐饮团队,针对老年人饮食需求,制作低糖、低脂营养餐,每周菜单更新不重样。
75岁的桑荣段是这里的常客。“花样多、味道好,关键还便宜!”她笑着说,一天三顿都在这儿吃,平均花费15块钱。有时儿子一家回来,她还会专门到食堂订几个菜。
这个食堂,不仅服务现场就餐的老人,还承担着“中央厨房”的功能。每天,配送员将分装好的餐盒准时送往镇里的社区日间照料站点,让更多行动不便的老人吃上暖心餐。运行一年多来,助老食堂月均服务超9000人次,成为当地养老服务的亮丽名片。
“幸福大院”带来的,远不止一顿热饭。早在筹建之初,这里就被定位为“助餐+N”综合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利用非就餐时间,大院开展义诊、理发、法律咨询等多种便民服务,还打造了“幸福大舞台”,配备电视、音响等设备,供老人唱歌、跳舞等。
“不仅有热饭吃,还有演出看、有讲座听,热闹着哩!”桑荣段说,“‘幸福大院’是真正从舌尖暖到了心尖。”
近年来,藁城区持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已建成1个区级中央厨房、12个乡镇助餐点、3个社区助餐示范点。(河北日报记者 张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