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文体


探寻万年文化史!中华文明探源学术交流活动在张家口举办

9月8日,中华文明探源学术交流活动主旨报告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摄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龚正龙)9月8日至9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文物局、张家口市人民政府主办,张家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承办的“探寻万年文化 共鉴文明辉光”——中华文明探源学术交流活动在张家口市举办。

9月9日,宣化郑家沟遗址一号积石冢。 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摄

张家口地处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过渡地带,在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阶段产生过重要影响。多年来,张家口史前考古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实现了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无缝衔接,基本建立起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时间序列。该地区所展现的多元文化交融特点,为阐释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路径提供了坚实支撑。

9月9日,专家参观宣化郑家沟遗址一号积石冢。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为了深入探讨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多元脉络,本次学术交流活动中,来自国内考古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旧新石器过渡/文明起源视野下的聚落与社会”“环境变迁与文明演进”“仪式、艺术与早期精神世界”“技术、工艺与社会变革”等主题开展主旨报告与专题汇报,并聚焦科技考古前沿和多学科研究,从不同角度探究张家口及周边地区在旧新石器过渡阶段的社会演变、人类适应策略与环境互动关系,凸显了本区域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关键地位。

此次活动还分享交流了黄河中游与长江下游的礼制与观念、手工业与制度、材料技术与符号系统等多维度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与冀西北重大考古发现相互印证,共同勾勒出“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动态发展图景。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赴尚义四台、宣化郑家沟两处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参观遗址发掘现场,观摩出土文物标本,切身感受冀西北的最新考古成果。

9月8日,中华文明探源学术交流活动主旨报告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摄

以本次学术交流活动为契机,接下来,河北省考古工作将以张家口的重点区域为引领,持续推进系统调查与重点发掘,强化科技考古与多学科协同,完善区域合作与开放共享机制,深化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