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桑珊、李如山、张融鑫)不久前,故城县人民检察院使用数据模型筛查出马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监督线索,通过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现已提起公诉,有望为20名农民工追回欠薪17万余元。这是故城县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理念,积极推进大数据技术赋能检察办案的一个缩影。
让农民工欠薪线索“主动敲门”,故城县人民检察院坚持大数据技术应用与办案实务深度融合。该院通过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个案办理,归纳数据碰撞逻辑,积极引入大数据技术,自主研发“欠薪案件法律监督平台”数据模型,推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类案监督,截至目前,共排查出成案线索126件,帮助农民工追回欠薪78余万元。
坚持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深度融合。通过数据源联合调取、多条线数据碰撞、靶向数据线索共享、跨条线会商研判等方法,充分发挥刑事检察立案监督与民事检察支持起诉、行政检察监督履职和公益诉讼检察在同一案件办理中的优势互补作用,形成办案合力。
坚持模型升级迭代与推广应用深度融合。通过数据模型实务应用反哺数据模型更新迭代,升级后的模型碰撞质效明显提高。去年,该数据模型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上推广,并在衡水十一个基层县(区)人民检察院进行了办案应用,助力农民工欠薪案件类案监督进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