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在石家庄市鹿泉区白鹿泉乡西胡申村东北侧,古树修复工作人员正在对一棵两千余年的圆柏进行清腐作业。河北日报记者史晟全摄
8月27日上午,石家庄市鹿泉区白鹿泉乡西胡申村东北侧,一群人正围着一棵高大的古圆柏忙碌着。他们是专程赶来为这棵树“把脉治病”的复壮团队。
这棵圆柏树龄已超两千年,高约16米,粗壮的树干需双人合抱。据当地传说,古树与汉代韩信射鹿得泉的故事有关,因韩信手下胡申大将自缢于此,后人称其为“胡申柏”。
“树跟人一样,年纪大了,病就容易找上门。”石家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鹿泉分局副局长梁辉介绍,今年春季,他们巡查时发现,这棵千年古树枝叶开始发黄,部分枝叶干枯脱落。他们第一时间进行现场诊断,认为系根部积水造成,开挖沟渠检查,发现根部腐烂严重。
病要治,但得对症下药。“我们聘请北京专业的古树复壮队伍,他们当中既有古树复壮专家,也有技术过硬的施工人员。”梁辉说,经过反复周密检查,他们制定了修剪枯枝、清腐杀菌、根系复壮等系列抢救措施。
施工现场,孙双和师傅利索地攀上伸缩梯,慢慢靠近树干上朽烂生病的位置,手握刮刀一点点把朽木剔除干净。“这叫‘刮骨疗毒’,刮干净再上药,树才能好起来。”他说的“药”是一种古树专用防腐剂,能有效抑制病菌蔓延。
修剪枯枝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是个细致活儿,有很多古树枯枝和活枝缠在一起,下手必须又稳又准,既得把枯枝清理干净,又不能误伤好枝叶。”孙师傅慢条斯理地说。
“欲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古树修复项目总工陈永刚蹲下身,指着树的根部解释,调理古树,最关键一步是根系复壮。这棵树周围原来都是硬质铺装,透气性差,他们先给树根“松绑”,沿着树冠投影位置处的根系边缘挖复壮沟、埋设透气管,让根更好地“呼吸”,同时给根系浇灌特制液体肥料,帮助它慢慢恢复元气。
树体修复完毕后,团队又给古树换上镀锌材质的新围栏,减少人为干扰,为古树提供更安全的生长环境。
古树名木是“活着的文物”。科学修复,不仅是在延续一棵树的生命,更是守护一地的文化记忆。今年,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安排资金,支持石家庄市抢救复壮古树名木61株。
目前,“胡申柏”复壮工作已完成,喜欢聚在树下休闲聊天的村民们又回来了。这棵穿越两千多年风雨的老树,正在重焕生机,继续苍翠挺拔地伫立在这里,守望着人们的记忆与乡愁。(河北日报记者 许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