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2025年“京杭大运河”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河北故城站)在故城县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南门水域开赛。 河北日报记者 焦磊摄
这是故城县第一次在大运河上承办水上运动赛事。6日上午,随着发令枪响起,来自全国各地的皮划艇爱好者双手持桨,俯身划动,一艘艘皮划艇犹如离弦之箭冲出起点,水面激起层层水花。
77岁的韩观臣就住在大运河附近,一大早就和几个老伙计来到岸边。“从来没在现场看过这样的比赛,太精彩了!”大运河上比赛皮划艇,对于从小生活在大运河畔的他来说,不光新鲜,还很自豪。
“以前的大运河,不光水少,岸边还有垃圾。这些年,为了修复和保护大运河,县里没少下功夫。”说起大运河的变化,韩观臣有说不完的话。
集中清理河道沿线的生活垃圾,系统治理污水,昔日荒草丛生的河堤,铺上了彩色的油面路,岸边还建了不少小公园……如今的大运河,水清岸绿、鱼鸟翔集,大伙儿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故城段是中国大运河流经县域最长河段,全长75.1公里。途经郑口镇时,一处长约2.5公里接近180度的大拐弯,被称为“运河第一湾”,至今完整保留着6座用于减缓水流冲击的挑水坝。这次皮划艇比赛的赛道就设置于此。
“这里的水域开阔并且平静,岸边的景色也很美,可以尽情享受体育竞技带来的快乐。”来自天津海河皮划艇俱乐部的李学威心情不错,比赛首日取得了3.4公里大众大师组第三名的好成绩。对他而言,除了比赛成绩,欣赏运河沿途风景,感受当地的文化脉络,都让他感到不虚此行。
故城县将体育赛事与文旅资源深度融合,为参赛选手和游客们打造了“赛事+游览”的全新体验。比赛间隙,故城县组织选手参观大运河博物馆、董子学村等,感受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探访“认养一头牛”产业景区、以岭国医康养中心,体验自然与产业交融的乡村之美。
暮色渐染,在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一场热闹的长桌宴拉开帷幕。长条餐桌沿街区蜿蜒铺开,与复原的卫阳楼、山西会馆古建筑相映成趣,悠悠运河畔的烟火气,为参赛选手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以前觉得大运河只是一条河,现在才知道大运河的历史文化这么丰富多彩。”走在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李学威不时拍照并上传到社交平台,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河北日报记者 焦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