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定州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积极履行司法行政职能,联合市妇联组织专业法治宣讲队伍,持续开展“送法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精准对接不同群体法治需求,推动法律知识直达基层、直通民心。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法治培训覆盖6万余人次,以扎实有效的普法实践夯实社会治理法治根基,为定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送法进农村,精准宣讲护平安
针对部分农村地区法律资源相对薄弱、群众防范意识有待加强的情况,定州市司法局与市妇联协同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及司法所等多方力量,遴选24名专业人才组成“定州市法治宣讲团”。宣讲团坚持按需普法、精准送法,主动对接各乡镇(街道),围绕基层常见法律问题和高发纠纷类型,量身定制宣讲方案,变“普适性宣讲”为“针对性解惑”,切实增强普法实效。
法律素养提升专题讲座。
在高蓬镇、息仲镇、邢邑镇,宣讲团突出安全防范主题,聚焦群众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的一些财产风险,结合真实案例,以通俗语言剖析常见侵权手段和防范措施,引导群众增强识别能力。现场还通过播放审判实录、演示安全防护工具使用等方式,强化教育效果,受到群众普遍欢迎。“以前总听说有人被骗,自己也怕遇到,听完课才知道这些骗子的手段这么多,现在清楚该怎么防范了,心里踏实多了!”高蓬镇一位村民在参加培训后表示。
在刑事基础法律知识相对薄弱的区域,宣讲团着重讲解刑法基本法律常识,围绕违法责任、纠纷解决途径及合法权益保护等内容,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进行宣讲,帮助群众树立“依法办事、遇事找法”的观念,逐步改变旧有思维习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
截至目前,“送法进农村”活动已覆盖全市半数以上乡镇。宣讲以其贴近生活、生动易懂的特点,获得基层群众高度评价,真正实现了法律知识下乡入户、法治意识入脑入心。
法律进企业,防范风险促发展
依法经营是企业稳健发展的根本保障。聚焦部分企业存在的法律意识不强、合同管理疏漏、劳动关系纠纷等问题,定州市司法局主动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组织仲裁员、法官、公证员、律师等组成法律服务团队,深入河北瀛源再生资源园区、北方厨具城等企业集聚区,开展专题法治讲座。
法治宣讲团在河北瀛源再生资源园区为企业负责人进行涉企法治宣讲。
为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多安排在周末或生产间歇期举行。在河北瀛源再生资源园区,专家以“企业合同风险防控”为主题,系统讲解从签约前资质审核到纠纷发生后依法维权全流程注意事项,结合实例提示常见法律陷阱,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在北方厨具城,专家则侧重知识产权保护、仲裁制度及用工合规等内容,助力企业避免侵权争议和劳动纠纷。
两场专题讲座吸引了100余家企业负责人参加。“以前总觉得只要把产品做好就行,没想到合同中隐藏这么多法律风险。今天的课就像给我们打了‘预防针’,以后合同一定要经过律师把关,相信法律,心里也更有底了!”一位厨具企业负责人在课后说道。此外,司法局还推出“法律服务联系卡”机制,为企业提供常态化、一对一法律咨询渠道,真正实现法律服务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法律进校园,法治种子伴成长
青少年法治教育事关长远。定州市司法局与市妇联携手,以新学期“开学第一课”为契机,组织法治宣讲团深入校园,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切实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
东亭中学法治宣讲现场。
截至目前,活动已走进东亭中学、杨家庄中学及育龙双语学校等30所中小学校,覆盖师生及家长2万余人。宣讲内容依据学段特点精准设计:面向小学生家长,侧重家庭教育法律常识及亲子沟通方法;针对初中学生,则围绕反校园欺凌、防范未成年人犯罪、网络安全等主题,通过以案说法、情景模拟等形式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远离风险,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行为准则。
“法律进校园”活动在校园中播撒法治种子,有效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许多学生表示,不仅自己要守法,还会积极向家人朋友传播法治理念。
从乡村到企业,从校园到社区,定州市司法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理念,依托精准、多样的宣讲方式,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闫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