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后进村蝶变幸福村!遵化市马兰峪镇惠营房村党支部书记周建忠干实事聚人心

遵化市马兰峪镇惠营房村党支部书记周建忠干实事聚人心——

后进村蝶变幸福村

近日,遵化市马兰峪镇惠营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建忠(右一)入户了解村民心声。河北日报记者 师 源摄

“道路宽了,心气顺了,日子越来越好……”近日,遵化市马兰峪镇惠营房村71岁村民关玉城一边听着手机里播放的《越来越好》,一边修剪院子里的葡萄藤。“这歌儿唱得好啊,把我们老百姓想说的话都唱出来了。”关玉城乐呵呵地说。

138户569口人的惠营房村,虽然紧临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清东陵,可前些年的名声却不大好。“还不是因为村子脏乱差、矛盾多、人心散,成了全镇出了名的后进村。”关玉城说。

变化发生在2018年。在外经商27年的周建忠成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啥是他?关玉城说:“他有能力,有股子闯劲儿。”44岁的村民武振芝说:“他热心肠,有事找他,能帮忙他一定帮。”

“大家伙儿这么信任我,咬着牙也得干出个样来,彻底摘掉后进村的帽子!”顶着压力,周建忠走马上任。

干实事才能聚人心。新官上任,周建忠瞄准村民们最关注的村容村貌治理。

当年的惠营房村,十五六米宽的街道,你建个厕所,他养几头牛,我栽几棵树,有的地方只剩下两三米宽,过个车都难,村民怨气很大。

“干在前头,先从自家人改起。”上任第二天,周建忠就带着村干部做自己老叔的思想工作。看着老人主动砍了自家的核桃树,村民们知道这次是动真格的了,纷纷开始清理自家门前的临建。有不配合的,周建忠就和村干部一起,掰开了、揉碎了讲道理,直到做通思想工作为止。

仅用43天,大街小巷清理得干干净净,惠营房彻底变了样。

环境好了,心气顺了,村民对村两委的信任度大大增加。抓住时机,周建忠开始加强班子队伍的建设。

从哪里入手?周建忠决定在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意识上发力。

当时的惠营房是全镇唯一一个街道没有全部硬化的村庄,仅有的一条水泥路还是十几年前修的,早已坑洼不平。

听说周建忠准备带着大家伙给村里修路。有村干部提醒他:修路可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儿,得有“真金白银”!

再难也得办。缺资金,找上级申请;有缺口,党员群众出义务工;再不够,周建忠自己先垫上。

随后,周建忠带着党员干部到先进村观摩学习,看到先进村的老党员带头参加志愿服务,大家伙当即表态:别人能干的自己也能干。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回村后,周建忠和党员干部脱下皮鞋换雨鞋,开起三轮车,一起铲灰、平整路面、运送砂料。

干部带头、党员当先,曾经“不占便宜就吃亏”的惠营房村民变了:家家户户出人出力,一时回不来的就捐款捐物。一年多时间,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前。

栽种绿植花卉,高标准绿化美化主次街道和村民房前屋后,很快,通了路的惠营房村,又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有绿、街街有景观”。

乡村美更要乡风“美”。有了出义务工修路的经验,周建忠提出“一户一志愿者”的倡议,在村里成立志愿服务队。如今,村民不仅积极参加志愿活动,还互相比着看谁参加的次数多。

“全村一起过大年”“粽香飘满惠营房”……在村委会一楼大厅两侧的展板上,一系列特色节庆活动照片里,惠营房男女老少个个喜笑颜开,村民向心力进一步凝聚。

环境好了,民风正了。近两年,周建忠又把工作中心转移到壮大集体经济上来。

初秋时节,惠营房村东南角的垂钓园里碧波荡漾,钓手们手持钓竿,享受着垂钓带来的悠然与自在。可在2023年以前,这个地方却是村里的“老大难”。

“这儿曾经是个垃圾坑,臭气熏天,村民们苦不堪言。”周建忠说,经过几次村民代表大会,大家一致决定因地制宜,建垂钓园。

清淤、平地、引水……没过多久,在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建起了垂钓园,附近平整出的1600平方米土地还支起了大棚。

“通过承包租赁方式,我们引入养殖大户和花卉公司,让闲置土地‘活’过来。”周建忠说,同时,在花卉公司的指导下,村里建起了占地20余亩的紫藤观光园,发展花卉及农文旅产业。如今,村集体年收入超10万元。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眼下,周建忠正带着村两委摸排全村闲置农房情况,谋划通过“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鼓励村民将自家院子改造为精品民宿和农家院。(河北日报记者 郭 猛 师 源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