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阜城县王集乡:举办书法公益课堂 绘就成长新画卷

“横平竖直写好字,一撇一捺学做人。”近日,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王集乡孙梅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墨香袅袅,书声朗朗中共阜城县委党校驻王集乡孙梅庄村工作队和王集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策划的“学党史忆初心传美德”主题活动在此开展。活动以书法练习为载体,融合党史学习国学精髓,吸引了村里中学生踊跃参与,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赞誉。

活动现场,驻村工作队特别邀请了在本村有着书法爱好的老师担任志愿者。老师们首先以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孩子们细致讲解了书法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毛笔、宣纸、墨汁等书法工具的基础知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神中充满了专注与好奇。在实践环节,志愿者先是从握笔、运笔等书法基础技巧教起。“手腕要稳,笔尖要正,慢慢感受墨在纸上晕开的感觉。”志愿者老师的话语温柔而坚定,耐心细致地指导着每一个孩子,孩子们手握毛笔,在宣纸上全神贯注练习着,虽然动作略显稚嫩,但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对书法艺术的向往,心中悄然种下了对书法热爱的种子。

课堂巧妙融入了党史学习教育与“诚信”“孝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主题。老师一边示范书写,一边结合党史故事与生活实例讲解名句含义。当书写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时,老师讲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当书写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时,老师分享了身边的孝亲故事,引导孩子们学会关爱他人、尊敬长辈。孩子们在练习书法的同时,通过书写经典名句、分享家风故事,不仅提升了书法技艺,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党史学习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熏陶,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这种“书法+党史+德育”的创新模式,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形成了课后延伸关爱服务的温馨画面。

课堂巧妙融入了党史学习教育与“诚信”“孝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主题。老师们一边示范书写,一边结合党史故事与生活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名句的含义。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家长们更是喜上眉梢,不断为活动点赞。“以前孩子一放学就抱着手机玩游戏,我们怎么说都没用。现在参加这个活动,不仅爱上了书法,还能背好几句国学名句,真是太感谢志愿者了!”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在笔墨书香中领略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了奋进的力量,培养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中共阜城县委党校驻王集乡孙梅庄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付忠嫄说。

一支笔、一张纸、一份情,王集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笔墨为纽带,既让传统文化扎根乡土,又为辖区儿童撑起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近年来,王集乡坚持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充分调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作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结合群众需求,广泛搭建服务桥梁,开展了一系列贴近民心、传递温暖的志愿服务活动。下一步,王集乡将充分凝聚社会力量,不断整合优质资源,持续开展各类未成年人文化传承活动,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与家风建设有机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沃土中持续生根发芽。(庞琦 王昭 苏文婷 乡村云融媒平台记者 李晓阳)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韩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