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强调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在守正创新中加快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内容为王,推动课程创新。内容是思政课的根本,是发挥立德树人作用的关键。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以国家统编教材为依循,发挥好“统编教材+配套课件+参考讲义+教学案例+通俗读物+集体备课+实践研修+教学展示+研究阐释”的合力作用,用足用好各级各类优质资源,引导学生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要坚持示范引领,精心打造“示范精品工程”,鼓励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带头探究“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路径,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升教师素养,锤炼过硬教师队伍。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要加强理论武装,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通过经常性举办研讨会、理论学习班、专题培训会等理论学习活动,有效提升教师政治素养,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着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创新性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专题研究、思政课教学规律研究等以研促教活动,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研究阐释能力,更好把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要着力提高教师讲课技能,持续性开展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技能比武展示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授课能力和水平。

创新“思政课+”,打造多元特色课堂。不断创新方式形式,让“有意义”的课程变得“有意思”。打造“思政课+红色文化”特色课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育人价值,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打造“思政课+日常生活”特色课堂,注重培养学生实践素养,精心开展好实践教学,积极营造日常生活润心育人生态,通过讲好新时代故事、身边榜样故事等,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把道理讲透讲活。打造“思政课+数字技术”特色课堂,积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开展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信息化教学,使思政课“活”起来,真正寓教于乐、化教于心。(刘梅敬 李治勇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