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银龄志愿者曹玉杰(左)陪伴高龄老人王兴武(右)去社区活动室打乒乓球。王攀宁摄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孟宪峰、高雷、郑蕊)“以前想打球找不到人,现在自从小曹来了,我就有了固定球友,这老胳膊老腿也灵活多了。”日前,在衡水市景县西苑社区乒乓球活动室,85岁的王兴武老人高兴地说。他口中的“小曹”,其实是同住一个小区的69岁银龄志愿者曹玉杰。一场由社区牵线的乒乓球友谊,让两位老人的晚年生活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景县景康社区退休教师王云章的家中,一场温馨的“共读疗愈”也在进行。银龄志愿者王学荣与老人对坐共读,沉浸于书香之中。王云章老人精神矍铄,不仅逐字逐句朗读经典段落,还动情地回忆起自己当年教书的点点滴滴。“以前都是我教学生,现在你们来陪我读书,感觉好像又回到了讲台!”王云章老人说。
今年以来,景县密切关注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系统推进银龄志愿服务与“老帮老”互助养老模式,通过全面摸排、精准结对、建强队伍、细化服务及拓展场景,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特色的养老服务新路径。
建立建强队伍,织密帮扶网络。各社区全面开展摸底排查,精准掌握高龄老人的服务需求。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招募,建立“银龄”志愿服务队伍,按照供需对接原则,组织银龄志愿者分别与高龄老人结对,开展志愿服务;同时建立“帮办员”队伍和项目服务队伍,针对银龄志愿者能力范围以外的帮扶事项,由社区“帮办员”统筹协调专业志愿服务资源,予以解决。目前,该县共招募618名社区“银龄”志愿者、116名“帮办员”,建立医疗、心理辅导、理发维修和第三方家政服务队4支项目服务队。
细化服务内容,推动精准帮扶。各社区不断完善基础服务,聚焦高龄、独居、失能、失智、空巢等特殊群体,开展常态化居家安全巡查,切实筑牢养老安全防线。同时积极完善服务内容,结合实际制定“老帮老”服务清单,涵盖政策宣传、健康关怀、节日慰问与服务对接等,并发放“结对连心卡”,创新开展“乒乓伴老”“书画伴老”等特色陪伴项目,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人文内涵。
拓展服务场景,实现多元覆盖。各社区坚持以老人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采取“上门帮”“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灵活利用家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站等场所,真正实现“需求在哪,服务就到哪”。他们还创新开设了社区健康课堂、老年京剧社、心理咨询室、流动义诊站、社区食堂等特色场景。截至目前,景县各社区累计开展各类帮扶活动150余场,服务高龄老人超过25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