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小学生走进杂粮世界 开启农耕科技探索之旅

8月29日,石家庄市建华东路小学18名师生走进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开启了一场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的校外科普实践之旅。活动中,谷子研究所科普基地负责人、专业讲解员等4位工作人员精心设计互动环节,通过展厅沉浸式讲解、特色小米粥品鉴、科研实验室探秘、杂粮作物生长形态辨识等丰富形式,带领同学们近距离触摸农耕文明的深厚底蕴,直观感受现代农业科技的独特魅力。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收获杂粮种植、科研创新等知识,在趣味体验里播下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科学梦想的嫩芽在实践中悄然萌发。

展览室学习。谷子研究所栽培与经济室主任赵宇以生动详实的讲解,为同学们揭开了谷子、高粱等杂粮作物的神秘面纱。从作物的起源演化脉络,到蕴含其中的农耕文化内涵,再到日常饮食中的实用营养价值,赵宇主任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鲜活易懂的语言,让同学们听得入神。“小小的谷子不仅养育了中华民族,还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智慧。”他的这句话,让同学们深刻意识到,这些看似平凡的农作物,背后承载着数千年绵延不息的农业文明;而它们颗粒中包裹的,不仅是维系生命的丰富营养元素,更是古人顺应自然、精耕细作的智慧结晶。原本抽象的农业知识,在专家的讲解中变得立体可感,同学们也在聆听中加深了对传统农耕文化与杂粮价值的认知。

小米粥品鉴。师生共同品尝新季小米熬煮的暖心粥品。“感觉比家里的好喝!”“这香味也太浓了吧!”“粥品好黏稠,口感好棒!”一句句发自内心的称赞从同学们口中接连冒出,独特的风味与口感赢得了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品尝美味的同时,工作人员向同学们介绍,这款小米来自研究所培育的早熟品种 —— 通过品种改良与种植技术创新,不仅实现了提早上市,还能卖出更好的价钱,切实帮助种植户提高收益。同学们在舌尖感受小米香甜的瞬间,也真切体会到农业科技创新带来的丰硕成果,让“科技赋能农业” 的认知不再停留在书本,而是化作了味蕾上可触可感的真实体验。

实验室参观。赵宇主任介绍了各类精密实验器材的功能用途,“这些设备能帮助我们培育出更好的作物品种,解决粮食生产中的产量低、品质差的难题。”刘猛主任的介绍激发了同学们对农业科技的浓厚兴趣,不少同学表示将来也想投身农业科研领域报效祖国。

展示田体验。刘猛主任介绍了谷子、高粱、糜子、绿豆、向日葵等杂粮的生长特点、用途。同学们亲身体验了成熟豆类作物的采摘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耕”,亲身劳动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农业生产的艰辛与快乐。

新质生产力感受。刘会静博士现场展示了智能灌溉系统的操作方法,通过手机APP即可精准控制田间喷水量,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智慧农业的发展前景,也认识到新质生产力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科普教育活动,为同学们带来了多维度的成长与收获:不仅让大家系统掌握了谷子、高粱等杂粮的特性与价值,扎实增长了农业知识;更在田间采摘的亲身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农耕劳作的辛劳与乐趣,有效培养了劳动意识。而最为珍贵的是,活动如同播撒希望的火种,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理念深深植入同学们心中,让科学探索的种子在年少的心田悄然萌芽。(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刘猛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彭振华

1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