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追寻红色记忆 “重回”烽火岁月

近日,涉县第二实验小学5年级学生在涉县红色记忆小镇体验推独轮车。河北日报记者刘剑英摄

“发现敌人,就要开火,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等敌人完全进入包围圈,再发动进攻,这样敌人就跑不掉了。”

8月28日,位于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附近的红色记忆小镇内,来自河南安阳的小学生研学团队正在开展战斗推演研学,队员们被平均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张响堂铺伏击战示意图,图上标注着公路、村庄、河流等地理信息。

“响堂铺伏击战战场旧址离我们这里只有15公里。这场伏击战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峡谷内开展的一场经典伏击战……”开始战斗推演前,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研学部负责人申广利介绍了响堂铺伏击战的基本情况。紧接着,他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当时的指挥员,你将如何指挥这场战斗?”

战斗推演是一二九师纪念馆去年新增的红色主题研学课程之一。通过让研学队员当小小战斗指挥员,增强研学活动的参与性,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红色历史的了解。“结合战斗推演,我们会给孩子们讲述当年艰苦的作战环境和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申广利说,响堂铺伏击战的胜利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当地百姓当向导、抬担架,随同部队一起打扫战场、转移缴获物资,保障了参战部队战后安全转移。“我们的研学课程就包括推独轮车送物资、抬担架等内容。”申广利说。

“推独轮车看着简单,没想到推得摇摇晃晃。”在红色记忆小镇入口处的小广场,小学五年级学生、研学队员蔡景凯和两个小伙伴一起体验推独轮车,尽管三人合力,小推车还是好几次险些翻倒。

“如果担架上是你受伤的战友,你还忍心让他摔下来吗?”看到一些学生抬担架过程中因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担架上的假人摔倒在地时,退役军人、研学辅导老师王红波的语气变得严肃。随后,他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讲起抗战时期当地百姓冒险抬担架、护送伤员的故事,让孩子们对军民团结有了更深的理解。

涉县是革命老区,为用活红色资源,该县在革命旧址中筛选出28处代表性强、保存相对完好且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进行集中复建,同时复原战争年代的街巷、石梯、水渠、石磨等特色景观,打造了红色记忆小镇。

挑水、推碾子、打绑腿……置身红色记忆小镇,孩子们通过参与特色研学活动,真切感受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生活与斗争精神。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涉县一二九师纪念馆已接待研学团队50余批次。

一堂研学课,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重温红色记忆,更是一次心灵洗礼。“今天我当上了小小战斗指挥员,了解了响堂铺伏击战……通过这次体验,我更加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8月28日17时许,研学活动结束,蔡景凯在研学手册上,认真写下研学感受。(河北日报记者 刘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