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加快盐碱地高粱成果转化,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于8月29日在南大港和海兴召开盐碱地耐盐碱高粱新品种筛选及新技术创新展示现场观摩会,来自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及山东省的20余位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莅临现场。
专家一行先到达试验站设在南大港管理区的轻度盐碱示范基地参观千亩高粱示范田,南大港健超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简要介绍了该示范田的主栽品种为冀酿2号,主要示范旱碱地高粱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包括播前土壤消碱改良技术、高粱精量播种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化学除草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机械化收获技术。
随后,专家组来到海兴中度盐碱地试验田,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平文超站长向各位专家阐述了“盐碱地深沟高台+耐盐碱功能菌肥”高粱栽培技术创新试验内容和高粱品种耐盐筛选试验的进程,栽培方式的改变对高粱生长产生了积极影响,品种筛选试验也显现出品种间生育期及长势的差异。同时指出,今年涝害严重,高粱表现出的耐涝能力显著高于其他粮食作物,可充分利用这一契机,筛选出既耐盐碱又耐涝的品种,丰富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基础材料。
会后,各位高粱专家进行了深度交流,拓展了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新思路,为沧州地区高粱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 供稿)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彭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