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周怡、张斌)近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腰站镇正沟村打造的“共享菜园”投入运营。该村以“共享”为突破口,吸引县城及周边镇域居民租地种植,既激活了闲置土地价值,又为城乡互动搭建了新平台,成为乡村增收与市民休闲的双赢选择。
以前,正沟村部分农田长期处于闲置或低效种植状态,土地资源潜力难以充分释放。为破解这一难题,镇、村进行了多轮调研,确定以“共享菜园”模式盘活闲置土地,推动乡村资源与城市需求精准对接。
“共享菜园”里的蔬菜长势喜人。
项目首期规划3亩连片农田,划分为20个独立种植小区,每个小区均配套建设基础灌溉设施,方便租户开展种植管理。“共享菜园”采用标准化租赁模式,单个种植小区年租金800元,折算后亩均毛收入达8000元。相较于传统粮食种植每亩1000余元的纯收入,“共享菜园”模式下,扣除基础设施维护、日常管理等少量成本后,亩均纯收入约4000元,土地收益提升3倍以上。
为保障蔬菜品质与租户体验,“共享菜园”全程推行绿色种植标准,统一指导施用农家肥,严禁化肥、农药使用。村里还安排3名公益岗工作人员负责菜园日常维护,定期通过照片、视频向租户同步作物生长情况,实现“远程托管”服务。
图为市民正在采摘新鲜蔬菜。
眼下正值蔬菜采收季,共享菜园内,一排排划分规整的种植区内,黄瓜藤蔓爬满支架,番茄圆润饱满,在阳光下散发着生机。每到周末,“共享菜园”便迎来客流高峰,不少租户带着家人前来采摘蔬菜、体验农耕。新鲜的蔬菜、质朴的田园氛围,让“共享菜园”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进一步拉近了城乡居民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