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史艳泽)8月28日,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衡水市卫生健康委及教育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介绍了该市在生育支持、托育服务、住房保障等领域的系列举措及成效。
8月28日,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自2022年起,衡水市着力推进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组建联席会议机制推动政策落地。2025年4月,该市修订印发《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支持措施》,持续为女方满35周岁且夫妻双方均未生育过、通过辅助技术生育第一胎的家庭给予最高1万元“母亲圆梦” 补贴,生育三孩的产妇享5000元分娩补贴,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按孩次发放每月300元至1200元不等补贴。
资金与项目支撑方面,2024年以来,衡水市财政部门累计筹措资金5.2亿元,重点保障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残疾儿童康复、学前教育发展及普惠托育示范项目配套;衡水市发改部门累计争取中央、省资金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上级资金13.3亿元,为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坚实资金保障。托育服务提质增效成果显著,托育服务平均价格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从42.1%降至11.2%,托位实际使用率从26.2%提升至75.8%,“衡惠托”品牌探索形成“三化可持续”经验,普惠率居全省首位,且成功争取全国首批计生协参与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管理试点。
在人才培养与住房保障领域,衡水市持续强化配套支持。全市10所院校(8所中职、2所高职)开展托育相关人才培养,近两年累计培养毕业生1400余人,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共建实训基地、共享师资资源,实现“校园学习”与“职场实践”无缝衔接,为托育行业输送优质技能人才。住房公积金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租房提取额度在普通家庭基础上提高至1500元/月/人,贷款额度上浮10万元(夫妻一方缴存最高70万元、双方缴存最高90万元)。截至目前,已办理多子女家庭租房提取48人、金额86.3万元,为535户多子女家庭发放贷款3.8亿元,覆盖购房面积7.68万㎡。
此外,自2024年,衡水市连续两年将“14周岁女童免费接种HPV疫苗”列为民生实事,项目实施以来,接种人数达16968人,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19倍,有意愿接种人群第一剂次覆盖率100%;义务教育阶段实现课后免费托管全覆盖,建成135家母婴室及“爱心妈妈小屋”,切实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全力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