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存最早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赵州桥
古桥神韵今犹在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28日第13版)
35张定制白棉艺术蚀刻纸,立体拼贴出弧形桥洞,在灯光下投映出深浅不一的阴影。镜头拉近,栏板上的吸水兽浮雕微微凸起,缠枝莲的卷叶似在风中轻摇……
“太酷了!想把这座赵州桥‘搬’回家!”直播间里,看着青年剪纸手艺人康博文的剪纸作品《赵州桥韵》,网友在线点赞。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的洨河上。赵州桥始建于隋朝,是世界现存最早、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开创了“敞肩拱”的结构形式。
河北石家庄赵州桥。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摄
“赵州桥的美,具有穿透岁月的力量。”康博文自小熟知工匠李春造桥的故事,桥上的“券痕”尤其令他感到震撼。
“券痕”里藏着古人的智慧。赵州桥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主桥券由28道拱券组成,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每道拱券厚度为1.03米,由43块拱石纵联组成。拱券的并列砌筑,不仅创造了世界奇迹,还有利于后期的修缮:若一道拱券的石块损坏,只要替换成新石即可,无须重修整座桥。
“赵州桥拱券的并列砌筑,与刻纸的立体叠层拼接,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美术出身的康博文,把目光投向了立体剪纸。
“桥身的4个‘敞肩拱’可以分流洪水、减轻桥重,既化解了实用难题,又呈现出长虹饮涧的奇观。”康博文团队做了上百个模拟动画,让剪纸弧度精准呼应古桥“初月出云”的气韵。
细节里藏着对古桥的敬畏。康博文尝试了10余种纸样,最终找到白棉艺术蚀刻纸,叠加后既有石头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明暗变化,“就像赵州桥的桥身,穿越古今始终‘呼吸’。”2024年,他创作出剪纸作品《赵州桥韵》,一年来销量约3万件。
赵州桥的美不只在孩子们的课本里,也装进了文创产品里;赵州桥的智慧不只在拱券砌石里,也走进了更多人的心里。
用立体剪纸“诠释”古桥神韵,康博文感叹:“对智慧的探索,对美的追寻,是穿越古今、亘古不变的主题。”(人民日报记者 邵玉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