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王东岭、李东)近日,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山湾子乡热水汤村的汤泉民宿里,厨师们正用传统手法烹制着烤羊排、农家一锅出等特色菜肴。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美味,成了吸引京津、辽宁、内蒙古等地游客的“舌尖招牌”。
图为山湾子乡民宿一角。
山湾子乡温泉因富含氟、锂、偏硅酸等矿物质,达到有医疗价值浓度标准,成了远近闻名的天然疗养池。
游客的涌入不仅带火了民宿酒店,更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山野菜成了餐桌珍品,农民自家种养的土特产摆上摊位,手工工艺品、交通运输等外围产业也跟着红火起来。依托温泉资源,山湾子乡同步发展牛蛙四季繁育基地及中草药、杂粮、改良牛羊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九衢山湾”产业品牌渐成规模,形成“温泉+农业”的融合发展格局。
近年来,围场立足“生态+文化”资源禀赋,构建全季旅游发展格局,让“一季游”变“四季旺”。
夏季的围场是避暑天堂。依托凉爽气候与优质空气,精品民宿、露营营地、森林徒步等业态逐渐兴起,避暑纳凉精品线路串起森林草原的诗意。春季万亩映山红肆意绽放,秋季塞罕坝、五道沟层林尽染,草原骑行、摄影采风等“生态+体验”项目,吸引着摄影爱好者与户外运动群体。冬季的围场“一冷一热”资源优势持续释放——雪地穿越、冰上演艺、雪地摩托等冰雪项目激情上演,温泉资源开发同步推进,“冷资源”与“热温泉”碰撞出冬日经济新火花。
围场不断丰富文旅供给,把曾经承载大众记忆的夜间露天电影、地方大戏变成十里画廊森林音乐季、牛文化美食节等系列创意活动,让游客的体验更加多元立体;精心打造的穿越自驾线路,串联起自然风景与民俗文化场所,联动关联乡镇策划民俗体验、冰雪温泉等主题活动……一系列特色活动,擦亮了“自驾天堂 木兰围场”金字品牌,更让沿途乡村借势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