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衡水市阜城县崔家庙镇陈集村剪纸艺人王永涛以手中刻刀为笔、彩纸为卷,创作出一系列抗战题材剪纸作品,用非遗艺术“剪”述家乡抗战历史,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
王永涛以本斋纪念园内的抗战背景图为灵感,通过细腻的刀法与生动的构图,再现了回民支队在阜城突围历史场景。在王永涛的工作室里,他手持刻刀向学生们讲解“高纪庄突围战”剪纸。学生们在王永涛的指导下,将红色元素融入剪纸创作,各样图案在彩纸上逐渐成形,一件件稚嫩的作品承载着对先烈的敬仰。
为确保作品的历史准确性,他多次前往本斋纪念园对照背景图修改细节,甚至为调整一名战士的持枪姿势反复刻制十余次。他感慨地说:“作为非遗传承人,我有责任用剪纸讲好党的故事,让红色记忆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学生们也深受触动,该县第二小学学生赵书萱在看到作品后表示:“我们会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
此次活动通过“非遗+党建+红色教育”的创新模式,不仅让传统剪纸艺术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载体,更以沉浸式体验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怀。接下来,崔家庙镇党委将继续发挥党建带头作用,促进此类活动常态化,持续推动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庞琦 骆佳琳 乡村云融媒平台 记者 李晓阳 )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彭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