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庞趁友)8月19日晚,永清县益田翰德大剧院内灯火通明,锣鼓铿锵,“千秋忠烈·戏苑长歌”永清县京评梆杨家将名剧会演在这里如期上演。
8月19日晚,永清县京评梆杨家将名剧会演现场。庞趁友摄
随着河北梆子《南北和》的激昂唱腔划破全场,杨家将经典折子戏惠民演出拉开帷幕。这场戏曲惠民盛宴以“千秋忠烈·戏苑长歌”为主题,通过多出经典折子戏串联起杨家将世代忠勇的精神图谱,吸引众多戏迷观众到场观看。
率先登场的河北梆子《南北和》,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舞台上,南北双方将领身着华丽戏服,小演员们嗓音高亢嘹亮,戏曲主角从最初的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到后来的坦诚相待、共商和谈大计,通过细腻的表演和富有张力的肢体语言,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转变展现得淋漓尽致。
8月19日晚,永清县京评梆杨家将名剧会演现场。庞趁友摄
紧接着上演的评剧《杨八姐游春》则为整场演出增添了一抹轻松愉悦的色彩。尤其在“游春”一场中,杨八姐与姐妹们身着鲜艳的服饰,穿梭于花丛之间,赏花、嬉戏,宛如一群春日里的精灵。来自益田艺术学校的孙悦林通过细腻的表演,将杨八姐的天真烂漫和聪慧俏皮演绎得入木三分,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繁华的春日盛景之中。
随后,京剧《杨门女将》震撼登场,将演出推向了高潮。舞台上,“穆桂英”身姿矫健、英气逼人,她手持长枪、眼神坚定,每一个台步、每一个身段都尽显杨门女将的飒爽英姿。在“巡营”一场中,“穆桂英”听闻边关战事心急如焚,以高亢嘹亮、韵味醇厚的嗓音唱出“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将内心的急切与果敢展现得淋漓尽致。随行的杨门女将们也个个精神抖擞,配合默契的群戏场面,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古代战场,感受到杨家女将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
8月19日晚,永清县京评梆杨家将名剧会演现场。庞趁友摄
压轴出场的河北梆子《金铃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全场观众。高亢激昂的梆子声中,演员们用富有感染力的唱腔和表演,讲述了杨家将后人在复杂局势中的传奇故事。小演员们嗓音洪亮,唱腔韵味十足,将人物的喜怒哀乐演绎得入木三分。
永清县是杨家将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宋辽边关文化、杨家将文化历史资源。“今天的表演非常精彩,讲的都是关于杨家将的故事,让我从演员的表演中看到了杨家将的忠勇精神。”现场观众张子悦说。
8月19日晚,永清县京评梆杨家将名剧会演现场。庞趁友摄
据悉,本次演出采用“公益票+线上直播”模式,除现场发放几百张免费票外,还通过公众号、视频号同步直播,满足了不同群体戏迷观看需求,真正推动文化惠民、戏旅融合。
近年来,永清县持续推进“戏旅教”融合发展,通过“戏曲 +”模式探索文化惠民新路径的步伐坚实。本场惠民演出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根植于永清本土文化的深情绽放。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的主角全部来自永清县益田小梅花艺术团,用刻苦的排练和精彩的演绎向杨家将的忠勇精神致敬,肩负起用艺术讲述永清故事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