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8月21日讯(记者曹铮 见习记者康晓博)今天14时,四辆大巴缓缓停靠在雄安安居华望城项目门前。车门打开,新区首批疏解央企之一——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化”)的员工们携着大包小包、带着期待与欣喜走下车,正式迎来他们在这座“未来之城”的新生活。当天,中国中化疏解员工全面入住雄安,标志着雄安新区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务重点疏解单位员工安居领域上取得新进展,为承接大规模疏解提供了重要实践支撑。
8月21日,雄安安居华望城项目内,志愿者为中国中化疏解员工办理入住手续。本报记者 刘光昱 摄
入住现场,不少志愿服务者引导着中国中化的员工进行身份核验,并提供入住咨询。
为确保此次入住高效有序,雄安集团城市发展公司联合旗下河北雄安保障房安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障房公司”)提前制定专项方案,组织百余名志愿者提供全流程保障服务。在入住前一周,保障房公司逐户检查房屋设施,小到窗帘轨道是否顺滑、灯具开关是否灵敏,大到空调制冷制热效果、家具稳固程度,都一一测试调试。
除了服务贴心,屋子里的“高配”得到不少点赞。
“打开房门的那一刻,真的被惊喜到了。”中国中化入住员工一边整理着衣柜里的衣物,一边笑着说,“厨房的抽油烟机、燃气灶都是全新的知名品牌。窗户密封性特别好,外面的声音一点都吵不到屋里。”
中国中化入住员工还对入住小区环境赞不绝口:“小区里绿树成荫,还有专门的健身区和儿童游乐区,以后下班带孩子下楼玩特别方便。最让我满意的是通勤,从家到公司只要15分钟,比以前在北京上下班节省了近两个小时,感觉生活质量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8月21日,雄安安居华望城项目内,中国中化集团疏解员工(右)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进入小区。本报记者 刘光昱
据悉,华望城作为雄安新区核心保障房项目之一,已实现“拎包入住”标准,配备精装修及全套家具家电,成为承接央企疏解的重要载体。同时,雄安集团城市发展公司通过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构建形成“疏解安居、产业聚集、人才汇聚”的住房保障联动机制,服务多家疏解单位,并为疏解单位打造“定向保障、整体承接、独立管理”的综合服务方案。
“目前,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整体搬迁疏解单位,多数以租房方式解决员工的居住问题。新区住房管理在租赁房源供给、租购同权、志愿服务等方面做了探索和实践,提升新区住房保障能力。”雄安新区住房管理中心房屋租赁管理组组长田壮介绍。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为首批疏解央企提供超1500套高品质租赁住房。
租赁房源供给方面,雄安新区每个市场化住房项目安排不低于30%的机构租赁住房,与销售型住房同规划、同设计、同建设、同交付,共享公服配套和基础设施,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布局,为职住平衡奠定基础。新区还构建了“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阶梯化产品序列。疏解人员和人才可以根据工作地、通勤条件等自由选择居住地。同时,推动租购同权落实落地,租住者可凭住房租赁合同备案信息,在子女入学、居住证办理、积分落户、公积金提取等4方面享受公共服务,更多社区治理、卫生健康及就业服务场景正在拓展中。此外,青春永“住”志愿服务项目正广泛推进,通过租客参与共建,增强疏解人员和引进人才对雄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雄安新区住房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为所有疏解员工提供权利有保障、居住有品质、生活有幸福的优质租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