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文体


布谷丨榴影时光

前段时间的早晨,菜市场西边角落的水果摊前,总是堆满了石榴。那些石榴表皮青红相间,带着些许褐色的斑点。我蹲下来,一个一个地挑选,指腹能感受到果皮上细微的凹凸。摊主说,要选那些掂着沉的,这样的石榴颗粒饱满,味道更鲜甜。

我带回一颗,放在书桌窗台前。起初它只是安静地红着,渐渐地,果皮上出现了一道细小的裂纹。裂纹一天天延伸,终于在某个深夜,抬头看时,石榴已经裂开了一道口子,露出里面排列整齐的籽粒。

这让我想起了奶奶在搬到城里前,坐在院子藤椅上剥石榴的场景。先用小刀在果皮上划开一个口子,然后用手慢慢掰开。剥好的石榴盛在白瓷碗里,红色的果粒晶莹剔透。小时的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抓起一把塞进嘴里,连籽一起嚼碎。离开老家后,我就再也没吃过自家的石榴了,想起来总觉得遗憾。

石榴的籽粒清甜多汁,但嚼到最后,总会尝到一丝涩味。这涩味很淡,却总是留在舌尖,久久不散。发小来家里做客时,看见我在剥石榴,笑着说我现在愈发有耐心了。我们一边吃一边聊天,她说起最近学习上的烦恼,我听着,手里不停地剥着石榴。临走时,她抓了一把石榴籽放进口袋,说带回去慢慢尝。

两个月前在文庙附近,遇见一位老人在扎染饰品店里用石榴皮染布。她在一个炉子上架着铁锅,里面煮着石榴皮。水沸腾时,泛起深红色的泡沫。老人说,她以前是染坊的工人,这门手艺是年轻时就学着的。我蹲在旁边看了很久,看着她把白布浸入染液,再捞出来时,已经变成了浅褐色。临走时,老人送了我一小块染好的布,我把布带回家,用它包着一本诗集,布面上还留着淡淡的石榴香气。

书桌上那颗裂开的石榴已经干瘪,表皮皱缩,颜色变成了深褐色。我把它放在书架上,和几本常读的书摆在一起。有时整理书架时碰到它,会拿起来看看。裂口处的籽粒还保持着当初的排列,只是不再饱满,也不再渗出汁水。灯光映着干瘪的籽粒,显出时光的印记。

不久前,我又去那摊主的摊位上买石榴。他笑着说今年的石榴比往年的甜。我挑了几个,其中一个特别大,表皮上有一道疤痕,像是被树枝划伤的。摊主说这样的石榴往往最甜。

石榴从结果到成熟,再到裂开、干枯,每一步都清清楚楚,不像别的果子,熟透了就悄悄腐烂。它非要裂开一道口子,让人看见里面的样子。就像某些记忆,本以为早已淡忘,却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突然浮现,清晰如昨。(龚钰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