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沧州市将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程作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以“智慧法援”建设为突破口,以案件质量管控为核心,创新服务模式,深化特殊群体保护。截至7月底,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111件,提供法律咨询41801人(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沧州市司法局升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功能,在窗口引入智能AI咨询系统,群众扫码即可获取包含法律分析、建议及流程指引的智能报告,缩短现场等候时间。同时,优化热线服务效能,通过律师招募和动态调配,将热线接听能力提升至每日200通,未接来电回访率达100%,实现服务“不断档”。
该局创新构建“双轨制”质量管控体系,将“事前培训+准入考核”与“事中事后评查+动态评估+回访通报”有机结合,今年上半年开展全市案件质量专项评查,随机抽查16个县(市、区)96件案件;组织“分批次、点对点”专题培训,由市级专家针对基层短板精准指导。此外,动态优化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专家库,吸纳3名资深律师,召开同行评估座谈会统一标准,确保案件优良率持续提升。
聚焦特殊群体,他们组建专业化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团队,开展法治教育,提供心理疏导、学业帮扶等延伸服务,凸显未成年人保护温度,获受援家庭好评。
此外,他们创新宣传模式,建设法律援助高校工作站,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组建服务队,累计服务时长超1000小时。联合沧州图书馆、广播电台、中小学校开展“法援惠民生”“法援护苗”等系列主题活动,进社区、校园、招聘会宣传150场。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地投放智能宣传机,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宣传网络,提升群众知晓率。(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