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前端预防+后端普法 承德市双滦区:检法共护自然文化遗产

图为两院干警正在向群众讲解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知识。王雨晴摄

河北法治报讯 (陈林 陶思宇) 8月15日,全国生态日之际,承德市双滦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双滦区人民法院开展专项活动,构建“前沿科技保护+后端精准普法”双轨保护模式,为守护辖区内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提供全方位司法保障。

专项活动中,两院干警聚焦前端,织密风险防控修护网。他们运用无人机遥感巡航等科技手段,对自然文化遗产核心保护区、生态敏感区开展常态化空中巡查与数据检测,实时捕捉乱搭乱建、植被破坏等风险隐患,推动监督关口前移,实现从“事后惩处”向“源头预防”转变。

两院干警聚焦后端,推动精准普法入人心。在双塔山广场等地设立法治宣传点,检察官、法官精心选取破坏自然文化遗产的典型案例,现场以案释法,生动讲解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中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红线”与违法责任,使法律条文可知、可感。

同时,两院干警定制了“精准滴灌”套餐。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定制普法内容,检察官、法官向游客侧重文明游览指引,面向周边居民强调保护义务与监督责任,面向文旅从业者则重点规范经营行为,让“保护遗产,人人有责”理念深入人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