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开展以来,保定市检察机关聚焦“三个重点”,充分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深度激活数智平台科技赋能作用,为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贡献保定检察力量。近日,全省检察机关“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办案经验交流会召开,保定市人民检察院作为典型代表发言。
保定市检察机关筑牢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屏障,与张家口等地28个基层院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协同推进太行山(河北段)沿线生态治理。针对“非法采挖太行奇石破坏生态资源”问题,保定市检察院指导顺平县检察院、满城区检察院对相关部门立案,督促对违法人员处罚到位。保定市检察院指导高新区检察院办理专项监督以来全省首例公开开庭审理的行政公益诉讼案,督促收缴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480万元,恢复矿山地质环境面积100万平方米。为进一步强化环境资源保护的制度保障,保定市检察院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决定》。探索建立唐河、大沙河、漕河等白洋淀上游流域跨区域保护联动机制,深化“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办案理念,通过办案督促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积100亩、治理恢复被污染水源地63处、清理河道272公里。
保定市检察机关提升重点地区宜居宜业水平,监督关停和整治违法排放废气和其他空气污染物企业,督促回收和清理生产类固体废物3万余吨。保定市检察院指导博野县检察院针对橡胶机带行业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废气污染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开展行动,推动该县78家企业全部安装治污设备和24小时监测设备,并提请该县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推进县检察院加强橡胶机带企业大气污染治理监督工作的决定》。指导徐水区检察院聚焦印刷行业环保监管漏洞、机动车检测机构OBD(车载自动诊断系统)数据造假等问题,通过检察建议推动企业整改和行业规范。此外,保定市检察院多次深入建筑垃圾现场勘查,组织多部门多次召开圆桌督导会议,督促高阳县政府委托专业机构检测、邀请环保专家评估,并科学制定处置方案。此案的办理,为市政府加快《保定市主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出台增添了助力,探索形成了“多方协同、专业支撑、公开听证、科学处置”的监督模式,有效破解跨区域污染治理难题。
保定市检察机关夯实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根基,推动从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延伸,从源头上解决行业性堵点难点问题。针对景泰蓝行业造成土壤污染问题,保定市检察院指导定兴县检察院督促行政机关进行集中整治,引导该县19家企业全部解决酸洗环节污染问题,促成全行业由“污染”向“绿色”转型。指导涞水县检察院针对汽修行业危废处置现象,以“规范备案+制度共建”双轮驱动,督促100余家企业依法依规备案,联合交通、环境生态等部门建立执法司法衔接机制,从源头遏制危险废物污染风险,为行业健康发展筑起“法治屏障”。(柳红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