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县西正村焦更某、王建某、王振某在村里同一个胡同居住,今年7月,网格员在摸排中发现三家之间发生了纠纷。胡同街道硬化前焦更某家一直往东出水,街道硬化时因焦更某东邻居王振某家门口硬化地面过高,导致焦更某、王建某两家门口下雨时出现积水,影响出行,三家因此发生矛盾。网格员及时将情况与村委会进行沟通,共同化解纠纷。经协调,西正村村委会出资把焦更某、王建某家门口硬化7厘米,硬化后下雨时正常出水。这是元氏县综治中心矛盾纠纷信息系统显示的前段时间由村委会直接解决的一起邻里纠纷。
元氏县综治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提升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水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水平为目标,高标准建设、全方位整合、系统化运行,全面建强群众的“舒心站”。今年以来,元氏县综治中心共登记受理矛盾纠纷1095件,办结897件。
高位推动 打造一流硬件环境
元氏县委书记亲自推动,协调使用县公安局巡特警原办公场所,建设规范化的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目前该中心整体建筑面积4927平方米。该县对中心场地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1+5+N”(1站受理、5个服务中心、N个调解领域)综治中心硬件环境。合理划分引导受理、多元化解、指挥调度等功能分区,设立矛盾调解、心理咨询、分析研判等功能室。群众接待大厅统一受理群众诉求,实现“集中办”和“一站式”化解,打造设施完备、功能齐全、高效运转的综治中心“指挥中枢”。
全量整合 建设最优便民解忧平台
元氏县综治中心围绕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通过全链条整合多元化解渠道、全方位汇聚各领域力量、全维度融合情理法效能,构建起“三合一”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该中心在受理群众诉求后,提供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接待、诉讼、法律监督等多元解决渠道,确保各类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结合县域实际,该县安排所有与矛盾纠纷相关力量入驻,包括执法审判的政法机关,涉及房地产领域劳务纠纷的人社局、住建局,涉及市场纠纷的市场监管局等17个部门。中心同时引入律师、心理咨询师以及社会力量参与辅助调解,更有“范大哥”品牌调解室专门针对复杂疑难纠纷进行攻坚调处。
某中学初三学生王某某因原生家庭原因辍学在家长达半年,并经常以割腕自杀的方式威胁家长不去上学。综治中心通过教育系统上报得知这一情况后,充分发挥中心特邀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专业优势,主动上门帮助学生和家长开展心理疏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在经过专业人员的沟通疏导后,王某某重返学校,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元氏县某高中。
协同联动 建立高效规范运行机制
元氏县综治中心通过强化信息化支撑,从上下联动、纵横贯通、跟踪督办上发力,构建起便民高效、协同联动、责任闭环的“全网通”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推动“网上枫桥”实践落地见效。
综治中心坚持线上共用一张网、线下协调共发力,线上线下共同织就“运行图”。每一个矛盾纠纷在线下登记受理的同时,通过“网上枫桥·石时调”系统进行线上交办,运用信息化手段,全程可查询、可追溯。
矛盾纠纷信息系统覆盖该县15个乡镇216个村(社区)级机构,同时增设县人社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及妇联等15个部门账号,做到责任单位多覆盖、村级机构全覆盖。本级不能化解的纠纷纵向推送、横向交办,实现县直部门及各公安派出所、各乡镇、各村协同配合、共同发力的局面。
为了让群众的每一个诉求都能得到解决,综治中心在党委政法委统筹协调下,对群众诉求按照事项类别进行分类流转,督促每个矛盾纠纷都严格按照“路线图”依法办理推进,确保相关部门落实化解和稳控责任。
7月1日,许某通过矛盾纠纷信息系统登记了其在某饭店上班26天,应结工资5200元,最后只结了3000元的信息。综治中心接到此纠纷后,及时进行受理,并指派人社局进行办理,劳动监察大队第一时间进行了调查。经调解,某饭店核对剩余工资后,当天中午12时就全部结清许某的工资。(张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