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邯郸市永年区世创物流港,物流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将货物装车。河北日报记者冯阳摄
走进邯郸市永年区世创物流港,记者为眼前的场景所震撼:16米*16米的宽敞档口依次排开,绵延数百米;微型码头一般的档口内,货车、叉车有序装卸货物;档口门头上,“江苏专线”“新疆直达”“湖北往返”等字样醒目亮眼,一张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跃然眼前。“物流港”的概念一下子具象化了。
8月12日16时,世创物流港进入了一天中的繁忙时段。世创物流港运营总监郭涛说:“每天进出物流港的大货车超过200辆,运送的货物有1万多吨。”
世创物流港总投资7.6亿元,园区占地36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建设有综合办公区、零担快运区、智能仓储区、配套服务区四大核心功能区。自2023年底投用以来,已吸引170多家物流、商贸、生产加工企业入驻。
作为全国最大的紧固件生产销售集散地,永年年货物吞吐量近2000万吨,高峰日货物吞吐量达10万吨。依托紧固件产业,当地已有物流运输场站18家,大型运输车辆1万余辆,物流从业人员2.5万余人,物流线路辐射全国。
既有如此坚实的物流基础,为何还要再建物流港?
郭涛用两个“零”字道破行业痛点。一是零散经营,全区400余家物流企业零星分布在县城周边,“一部电话、一辆货车”就能搞运输。二是随着电商模式兴起,小件拼车运输的“零担”业务占比越来越高,超过了物流总量的一半。
“通过物流港把分散的物流企业和货物聚拢起来,形成化零为整的聚集效应,就显得尤为重要。”郭涛说。
世创物流港自主开发的OMS订单系统,既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物流效率的关键举措,也是吸引物流企业入驻园区的重要抓手。
下午至夜晚的忙碌时段,永年区龙发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冯晓凯总会守在现场。在电脑前,他轻点鼠标,不到一秒就调出了一条发往常州的货物信息。
作为专营江苏线路的物流企业,龙发物流拥有近百辆货车,“零担”业务占比很高。冯晓凯说:“以前全靠纸笔记录,查货要翻半天台账。现在有了订单系统,从发货到签收全程可追溯,效率提升了好几倍。”
入驻世创物流港的好处,可不止这一桩。
冯晓凯笑着说:“自打搬进这里,我们的名气都跟着涨了。不少客户专程过来找物流,还有直接从物流港的世创捷运小程序上下单的,‘人找货’变成了‘货找人’。”
更让冯晓凯舒心的是硬件设施的升级。带镀锌面的紧固件最怕雨水,如今有了顶棚,阴雨天再也不用着急盖雨布了。24小时安保巡逻、24小时过磅服务、定时洒水清扫,曾经需要自己操心的事情现在由园区包揽。
物流企业在此集聚,货物也随之集结。
在世创物流港仓储区,邯郸市永特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租用了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立体库房。工作人员轻按遥控,航吊就将上层的一件货物取了下来。十分钟后,这件货物就被转运至50米外的物流公司档口,装上了即将出发的货车。
“像这种临时订单,以前从分拣到送到物流公司手上,少说也要半小时。现在,10分钟搞定。”永特公司工作人员胡金龙深有感触。
永特公司这个库房每天要处理四五十个订单,利润往往就藏在精细化管理的细节里。胡金龙算过一笔账:过去为了将订单配送到各个物流站点,需要2辆货车和6辆电动三轮车,现在精减为1辆货车和2辆电动三轮车,效率反而提升70%以上。“上午订货、下午装车、次日到货”的物流加速度,更带动仓储周转率提升,降低了库存成本。
物流成本降下来,响应速度提上去,成为企业选择入驻世创物流港的共同缘由。
近期,一个智能化立体仓库正在做最后调试,即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这个高达24米的智能仓,配备11个作业巷道,拥有超过1万个标准托盘位。
立足智能仓,世创物流港推出以托盘为单位的弹性租赁服务,让企业根据实际需求灵活使用仓储空间。“仓储+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既避免了企业自建仓库的重资产投入,又能享受高效物流服务,实现降本增效。
郭涛特别提到,永年周边聚集着清河羊绒、平乡自行车童车等特色产业集群。巧合的是,羊绒制品轻,自行车体积大,恰与紧固件商品“体积小、分量重”的特点形成互补,大大方便了物流运输的合理搭配,有利于物流企业挖掘利润空间。
“用仓库聚货,靠物流组网,进一步打破永年当地货源单一的局面,建成辐射周边100公里的物流枢纽,这就是我们未来发展的目标。”郭涛的话语中充满期待。(河北日报记者 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