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县古城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开展暑期家访活动,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假期防护体系。
安全提示绷紧假期安全弦。家访中,教师们结合该镇水域分布、交通路况等实际情况,为每个家庭送上定制化安全提示。针对防溺水、交通安全、居家用电等重点领域,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并与家长签订《暑期安全监护责任书》,明确监护责任清单。针对留守儿童家庭,镇工作人员联合学校教师建立了“1+1”结对监护机制,定期通过电话、视频检查安全状况,确保安全警示全覆盖、无死角。
成长档案绘制假期路线图。古城镇小学组织教师们为每位学生建立暑期成长档案,内容涵盖作业完成情况、阅读书目、体育锻炼记录等模块。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分层设计成长目标,低年级侧重习惯养成,记录每日作息与家务劳动,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高年级聚焦自主学习,跟踪学科薄弱点提升计划。教师每半月通过家访或线上反馈进行点评指导,为培养学生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拓展了成长的广度。
实践建议点亮假期多色彩。该镇教师依托镇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暑期实践资源阵地,为每个家庭量身定制了“红色故事宣讲员”“网络文明小小志愿者”“环保小卫士”等实践岗位。同时,针对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建议,引导绘画爱好者参与“美丽乡村”写生活动,鼓励运动达人参加乒乓球比赛,引导放假的大学生依托农家书屋开展“暑期充电站”志愿服务等,目前已全镇累计推荐实践项目4个,参与学生达60余人次。
现场沟通架起家校连心桥。针对家庭教育难点,古城小学的教师们总结了“电子产品管理”“情绪疏导”等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家访时现场指导运用。同时设立了“家校议事会”,邀请家长代表参与暑期活动策划并按照“即收即办”机制落实,在全镇形成“问题共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家校协同格局。(庞琦 丁磊 乡村云融媒平台 记者 李晓阳)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穆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