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社会


协同化解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河北“总对总”合作单位增至16家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桑珊)8月13日,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全省“总对总”工作座谈会上获悉,截至目前,省法院与16家合作单位建立“总对总”纠纷多元化解对接机制。

为更好化解专业性矛盾纠纷,2019年底最高法组织开展“总对总”工作。“这里的‘总’是指最高法与有关中央单位,两者打通合作渠道后,自上而下推动建起多元解纷机制。”省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最高法与有关中央单位联合下发矛盾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文件后,各地法院普遍联合相关部门制定落地文件,将各单位分散的调解资源进行最大限度集约,并集成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上,协同化解本领域、本系统的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

随着我省更多合作单位的加入,各合作单位入驻的调解组织、调解员数量逐年增多,解纷网络更加健全。截至目前,“总对总”调解组织、调解人员分别发展到1043家、3072名,解纷范围涵盖劳动争议、金融纠纷、知识产权、价格争议、物业纠纷等多个纠纷多发易发领域,实现调解力量类型的多元化和纠纷解决的专业化。

在全省法院与合作单位密切配合下,多元解纷联动协作能力不断增强。2024年以来,全省法院委派委托“总对总”合作单位调解案件6.8万件,调解成功率达89.4%,大量矛盾纠纷通过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化解在成诉之前。

省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深化协同联动,发挥好“总对总”机制作用,积极开展委托调解,规范先行调解。强化对接服务,加大司法确认在线办理力度,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发挥各类调解组织行业性专业性解纷作用。

与此同时,将加强以案释法,做实指导调解。通过组织调解员旁听庭审、开展业务培训、制发常见纠纷业务指导案例、设立各类调解组织指导员等方式,支持各合作单位加强调解队伍规范化建设。

“不仅要做实已发生纠纷的化解工作,更要针对类案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强化综合治理。”省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法院还将与合作单位加强数据研判会商,深挖条线领域纠纷发生的原因,对普遍性、趋势性问题,提出针对性治理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