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期,为丰富辖区少年儿童的暑期文化生活,引导孩子们在书页间开阔视野、塑造品格,同时解决看护难、辅导难等问题,阜城县王集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创新服务思路,联合乡团委开展暑期公益活动,精心打造了一场“家门口的成长盛宴”,为社会实践大学生志愿者们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让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活”起来、“乐”起来!
公益课程小讲堂:寓教于乐,启迪智慧
活动中,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们首先聚焦孩子们暑假作业中的疑难问题,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为孩子们夯实知识基础。随后,他们依托各自的专业优势,开设了妙趣横生的公益课堂,涵盖小学数学、小学语文等基础学科。借助精心制作的PPT、引人入胜的短视频等形式,积极与孩子们互动,将原本枯燥的文字、数字幻化为生动有趣的知识盛宴,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充分体验到不同学科领域的魅力。
“一对一”读书时光:因材施教,传承文化
除了公益课堂的精彩纷呈,大学生志愿者们还精心策划了“一对一读书”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志愿者们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图书室内挑选适宜的课外读物,为孩子们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对于天真烂漫的学前儿童,志愿者们运用色彩斑斓的绘画图本、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小故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而对于步入小学阶段的孩子,则通过《国学小课堂》《小王子》等经典书籍,分享生动有趣的中外文化故事,让孩子们在阅读中领略多元文化的魅力。
安全知识小课堂:守护童真,筑牢防线
此外,志愿者们还特别开设了安全知识小讲堂。志愿者们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向孩子们传授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互动性强的小游戏和情景模拟,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实用的安全技能,还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为暑期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此次志愿活动坚持文化浸润与安全守护并重,让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图书室真正成为孩子们假期里充实自我的“充电站”和保障安全的“避风港”。而对于大学生志愿者们来说,这是一次宝贵的社会实践经历。大学生志愿者朱正达表示:“在志愿活动过程中,既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又学会了什么是社会责任。深刻感受到了志愿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下一步,王集乡将坚持党建引领,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等阵地,不断创新形式,针对未成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为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助力其全面发展。(乡村云融媒平台 李晓阳 庞琦 王昭 门路通)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彭振华